【IT168 信息化】
藏有20万件标本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是国内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虽然这里陈列的是一块块沉默的矿石,可是,只要你在旁边的触摸屏上细细地看上几分钟,就会感觉到一个个标本背后鲜活的生命力。
在硫酸盐类矿石的展区,有一块胆矾的标本,在旁边的触摸屏中的“如何认识我呢”一栏,这样写道: “我的颜色是漂亮的天蓝色。虽说没有水就没有我,可我是有名的‘旱鸭子’,见不得水,着水即化,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样风趣幽默的注解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在博物馆内,触摸屏这类数字手段的应用,让这些冰冷的藏品“活”起来,自己和观众进行“对话”。除了最大程度地亲近历史,数字服务还将带领人们从古老的博物馆步入未来空间。
让藏品“活”起来
在南京博物院,有一套春秋时期的“藏孙”编钟陈列在青铜器馆。六架编钟群摆放得错落有致,形状如同斧凿。尽管这套编钟保存得如此完好,观众想要亲自敲一下,也是不可能的事。
为了能让观众“敲”响这套编钟,南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钟磬的特点编写了3首古典曲谱,录制之后编入多媒体系统中。记者站在编钟前,点击了触摸屏上对应的文物图像,耳边马上响起古朴醇厚的钟磬之声,这穿越千年的古乐使人如临演奏现场,被钟声吸引的游人无不驻足细细聆听。
故宫博物院藏有百万余件珍品,南京博物院也有着40多万件藏品,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财富是中华历史的瑰宝。然而,曾经体会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人潮汹涌的故宫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却很迷惑: 为什么美国短短两三百年的历史竟会吸引如此多的游客,而积聚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博物馆却大多门庭冷落呢?
原来,如何挖掘藏品的历史内涵,如何用丰富的科技手段重现历史,一直是各大博物馆忽视的问题。南京博物院是我国首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该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认为,藏品不是养在深闺的宝贝,只有面向公众,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
然而,如何让这些冰冷的“文物”活起来呢?信息化是较好的手段。
在首都博物馆一层,多媒体互动区的20台电脑总是被孩子们占得满满的。一个小女孩正在妈妈的陪伴下在电脑上点开“首博宝典”,小女孩很快就被一件名为“太白醉酒八方金盏”的宝物所吸引。点击“器物介绍”,她知道这是明代成化年间的宝贝。在酒杯的中央,小女孩发现里面坐了一个小人,她好奇地不断放大图片,当鼠标落在那个小人上时,顿时显示出“李白”二字,旁边的说明栏立刻呈现出李白的生平。
小女孩会心一笑,知道了这件宝贝名字的由来,她不断地放大图片,欣赏着李白醉眼迷离,手扶倒地空酒坛的生动姿态。身后排着队的小男孩也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不断擦着手,想要自己试一试。
谁能想到,这项实现文物影像自由放大,以及多媒体方式的内容标注的最新数字影像技术竟来自美国军方,是首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从软件提供商那里“淘”来的。
让藏品“活”起来,是信息技术在馆内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然而,数字手段不仅可以让藏品“说话”,还能展现藏品背后的故事,让观众走进历史、贴近历史。
中华龙鸟的化石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些化石为什么这么珍贵?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在三层的史前生物厅,小朋友们总是会挤在一个显示屏前,原来,化石上的鸟在视频短片里回到了1.2亿年前,小鸟在地壳运动中死去,被火山灰掩埋,经过漫长岁月,身体石化,变成了化石。后来,又经过沧海桑田的地壳运动,化石出现在地表,被人挖掘。
1.2亿年的时光就这样浓缩在一个5分钟的视频里,小朋友们也得到了比化石本身更多的知识。
在首都博物馆的“古都北京”展厅中,1449年的明朝北京保卫战也正在三维演示厅中上演,在古城墙后宽大的视频投影中,再现了500多年前,蒙古族瓦剌部侵犯北京,大臣于谦率兵奋力抗击,最终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的场景。在投影前面的展台中,在东城区安定门出土的铁炮子弹似乎还散发着硝烟味。
以三维成像技术建立的虚拟展厅在很多博物馆中都有应用。“在这样的情景下,你很难分清是三维演示成就了展品,还是展品成就了三维演示,总之,信息技术已经与古老文物融成了一体,谁也离不开谁。”首都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祁庆国这样感慨。
重现历史,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穿越时间隧道贴近历史,就这样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