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CPI“涨”声一片,IT企业如何应对?

完善提价策略 避免竞品乘虚而入

    面对涨声一片,IT企业通常首选一个主要策略就是产品“跟涨”。但如何涨、涨得有效,以不致对市场和品牌产生不利影响,却得讲艺术讲策略。目前IT产品提价可用三种涨法:

    1、硬涨。即不改变产品的品质、功能、技术含量、包装等属性下跟随着市场形势直接提价。这种方式之所以称“硬涨”,是因对用户来说,这种提价似乎缺乏“合情理由、充分依据”,是企业要转嫁成本,易使消费者产生反感和抵制情绪,以致使消费者“移情别恋”到其它品牌,从而让竞品有可能乘虚而入抢占市场空间。

    2、软涨,即通过改变产品部分或全部的性能、包装、品质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情况下变相提价。这种“软涨”,表现在消费者不尽了解产品的技术性能、包装、成本构成而使提价后的产品价格变得不透明,虽然产品有一些属性发生了改变,但仍会使顾客有“理由”默认、忽略和接受提高后的价格,认为“物有所值”,对产品的认同、需求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最大程度防止竞品乘虚而入。如手机MP3小升级为MP4、OA软件增加提示音小功能等都能让用户认为“加价也有所值”,而这些对IT企业其实并没有增加什么负担却巧妙达到涨价目的。

    3、暗涨。这种“暗涨”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影响产品品质的前提下,以改变材料构成或实施减量不减价等方式来隐性提价,即事先未告知顾客的情况下悄然地改变产品材料的构成,减少成本费用,或适当减少产品包装容量,以有效保持产品整体形象,减少市场的阻力,避免竞品的冲击。如某品牌冰箱将“直柜”型包装改变为时尚的“精灵型”型包装,容量虽然有所降价,但造型更漂亮;某品牌电脑的主机外壳原来都是铜板、铝板做的,后全改为化纤硬塑,重量更轻巧。两者售价维持不变,却受消费者青睐,销量依旧火爆,成功达到了降耗保价、巩固市场的目的。

    在非常之期,软涨应常用,暗涨配合着用,硬涨要慎用。

    提价固然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但提价之后,产品的品牌、品质、服务等方面依然不可忽视。

整合产品 发展中高档产品

    为何每次知名品牌、大型企业面对物价的“突涨大涨”,能按兵不动,胜似闲庭信步,而一些中小企业却茫然无措?就因知名品牌、大型企业的“高价厚利”足以使自己过得很滋润,而不被为要不要涨那两三毛钱而“悉数吊死”。目前国内多数中小IT企业的高档产品所占产销的比例不足20%,易受诸如涨价之类的风吹草动而风声鹤唳,血气全无。比如一些品牌的电脑、手机、ERP、OA软件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夺市场,卖出了“白菜价”,丝毫无利润可言。

    因此在品牌战略指导下的产品结构调整无疑是如今IT企业在通货膨胀威压之下的一个解决途径。从产品结构的调整中获得抵御通货膨胀的动力,增加企业资本盈利能力,已是IT企业当务之急。因此IT企业应加强产品的整合营销,加快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升一部分低端产品的价格,砍掉持续亏损销售的产品,使品牌形象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尽可能保持中、高端产品价格的稳定,努力发展中高档产品,把中高档产品产销比例提高到一个新高度,通过高中低档产品组合体系巩固抢占市场份额,以弥补单一的价格竞争力的不足,维护主流消费人群对品牌的忠诚度,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