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伯特纪念碑前,孙涤抱着感恩的心情,默默许了一个愿,要编撰一本小册子,将罗伯特议事规则的要义传递到中国,与国人一起共享。
5年之后,孙涤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议事规则导引》正式出版。“议事规则给我的工作,特别是2004年~ 2005年在参加建设银行的重组上市、主持制定整个银行的章程和实施细则、拟定公司治理结构时,带来了很多、甚至建设性的帮助。”孙涤说。
CIO INSIGHT杂志记者采访了孙涤,与他交流了关于议事规则的许多重要话题。在采访中,孙涤谈到了他1996年担任加州州立大学全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时第一次接触到议事规则的情形,以及议事规则如何在公司治理等领域发挥作用等。孙涤认为“议事规则是公司治理的操作型基石”,并阐述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今天人们最热切关注的经济生活和公司治理的领域有着多么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CIOI:能否谈谈您第一次接触议事规则时候的情形?
孙涤:我1981年底去美国读书,虽然在美国所处的环境与我在国内时几乎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从来就没有感到什么“文化冲突”,令我惊奇的,倒是彼地彼俗的安排为什么能够不别扭。我发觉美国校园里形形色色的自发社团,没有人在领导、指导、辅导、督导,却都能办得有声有色和中规中矩。1988年我拿了博士学位在美执教,开始参加更为正式的各类会议,体会到会议的形式尽管有简有繁,但其程序的本意却是高度一致的。1994年我被提为加州州立大学商学院终身正教授后,有机会参加全校事务的制定,更认识到逻辑严谨且能有效制衡的议事规则不可能是由“上帝之手”制定出来的。
“罗伯特议事规则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公共领域中的联合国大会、美国国会的议事程序,还是私人领域里如上市公司、合伙小店等的议事章程,无不以罗伯特总结的议事规则为依据和蓝本。”
1996年我当选为全校的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席,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在于能分配大学的研究经费:评判谁有能力和资格得到当年度的科研经费。委员会成员都是资深教授,要在他们之中组织会议来评议敏感的事情自然是压力不小,一时间我对自己能否做好这份工作心里也没底。当时学校副校长送了我一本《罗伯特议事规则简本》,并安慰我说,这本小册子包含了主持会议讨论的一切需要。1997年我担任信息管理系主任后更是经常得益于这本小册子。
1999年我回国后,对议事规则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如果大家能够认同一套明白、严谨的议事规则,遵从它,并以此操作,将能带来莫大的效率。各类集体性的决策,小自小学班会,大到国民大会,都将因此更富有成效。
从1996年你第一次接触议事规则到现在,10年已经过去了。你现在对议事规则是如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