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从黑砖窑事件看信息公开 政府网站亟待放下架子

  编者按:本文作者对香港生活习惯、微观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情况有一番感悟,对自己的体验做了深入的分析。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欢迎来稿来电讨论,与本文编辑(MSN:bunnybunny505#hotmail.com  TEL:021-33680077*288)及更多的朋友分享您的经验。

  我曾随江苏省赴港电子商务培训班,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参加了一个星期的专门培训,内容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会多个方面,尤其是政府帮助企业具体开展电子商贸(与内地“网络营销”的意思差不多),有关人士进行了详细介绍。

  培训期间还参观了香港数码港、永隆银行网上业务部、香港网络保安机构等地方。本文主要对体验到的香港生活习惯、微观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情况进行感悟与分析,期望能给大家带来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一看我们“熟悉”的信息化。

BOT普惠民、企与政府

  在港几天,多次穿过红勘海底隧道。听人介绍这是一个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建设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概用了四年时间就收回了投资,前几年政府才按协议收回了隧道的所有权。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公司与民众多赢项目,政府没有花一分钱,就建成了宏大的基础设施。公司也挣了可观的利润,平均每天12万辆车从此过,方便了多少人、多少事?

  BOT是西方典型的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目前国内的情形还不算普及和规范,事实上,这样成熟的运作模式多多引进和运作,是天大的好事。

  我个人一直关注信息化领域是否有可能产生BOT的方式,尤其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如果能这样操作,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会得到空前加快,软件商的交易成本也必将下降到最低限度。

  当然信息化项目在运营阶段远不象隧道项目那样,设立一排收费卡点和维修机构那样简单。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在具体的管理领域用可比较数据来参照,找出一些指标来做这事,还是有可操作性的。

  顺便说一句,司机缴过隧道费大部份通过刷卡完成,实在是社会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体现。

法律、商业、市场、行政透露出秩序

  这一串社会或者政治学中的名词排在这里有些刺眼,但是在这弹丸之地能贴合得那么好,不得不让人侧目而视。香港人口680万,陆地面积110平方公里,除去山地,人口密度是非常高的;而大部分人集中在港岛与九龙,生活秩序显得异常重要。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交通的高峰时刻,汽车运行可能很慢,但极少有堵车超过十分钟的。吸烟、吐痰等行为,均有明确的告示牌提示你是否适宜。在车厢里吸烟,有可能被处以5000元的罚款,这种“小惩大戒”的做法很值得排崇。

  令人惊讶的秩序是建立在微不足道的细节上。香港的人行横道,除了有红绿灯做指示,还有频率不同的铃声来提示,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细节处置。“小惩大戒”是社会总成本最小的秩序控制方式。

  同样在商业活动中,政府通过商会以及认证等渠道手段,形成了一个相对自律的商业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法律规范也越来越具体到日常的生活行为与商业行为,限制了许多“边缘行为”产生的土壤,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健康与稳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方面值得探究的有许多。总体感觉是社会真的成了有机体,进入了一个系统,表现出的显著特点就是成熟。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