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选择合适的虚拟化技术和方案
虚拟化技术有很多种,目前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基于硬件的虚拟化(如HP的nPar)、基于Hypervisor技术的软件虚拟化(如IBM的Micro-Partition)、以及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虚拟化(如Solaris Container);从架构的角度看,X86架构虚拟化市场最重要的厂商是VMware,它是首家虚拟出x86指令系统集的软件供应商;此外,一些开源厂商也在提供虚拟化技术,像OpenVZ、XenSource等。
据悉,毕博上海开发中心的服务器以X86架构为主,主要跑在两大OS平台上:UNIX和WINDOWS(两者的比例是5:5);此外还有少量Sun的机器,运行的是SPARC芯片和Solaris操作系统。由于硬件平台主要基于X86架构,对毕博来说,最合适的选择莫过于VMware,可是VMware的虚拟机不能在SUN SPARC上运行;开源软件OpenVZ的虚拟化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对Sun 的支持,但该技术10月份才通过应用测试,成熟性还有待验证;此外,与VMware相比,OpenVZ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性能下降。
经过仔细权衡,江玮决定采取分步式的方案:先用VMware的免费单机版软件VMware Workstation进行小范围的应用测试和部署,等系统环境成熟之后再全面实施正式的商业版VMware Infrastructure 3;同时运用OpenVZ的方案把Sun的系统整合起来,作为某些关键应用的备份平台。
新技术的选择取决于两点:企业对自身应用的了解和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上海通用IT总监陈颖剑告诉记者,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找到“通吃”的工具。例如,上海通用采用硬分区和逻辑分区技术,把十几个外围的应用系统都集中到一台服务器上,而对部分生产采集系统的虚拟化整合则是通过VMware实现的。
他认为:对于测试和研发项目来说,因为研发人员需要使用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这使得相关成本很难估计,较好的选择是硬件虚拟化;服务器合并通常发生在支持在线应用和数据的生产型服务器中,需要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处理损耗和服务器利用率。其中,较好的解决方案是操作系统虚拟化,因为操作系统虚拟化拥有更低的服务器损耗,因此能够显著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