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情景导购:环境保护部信息统计建设项目

   服务器和存储

  计算设备以服务器为主,服务器等计算机系统分布在共享平台节点和各共建部门节点。各节点都以B/S架构设计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将服务器分成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门户服务器三类。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支撑硬件服务器,包括小型机操作系统UNIX和PC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

  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为系统提供主要的数据存储服务,完成整个系统所有结构化数据的保存和交易处理。

  应用中间件:系统设计采用J2EE技术路线,因此需要部署应用中间件,提供系统分布式运行环境以及相关的容器服务。

  其它系统软件:包括ETL工具,系统管理工具、系统存储管理工具、数据仓库工具、报表工具及其他工具软件等。

   环保业务专网

  建设一个四级三层网络体系。主要指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环保业务专网,系统硬件平台包括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等配套硬件设备。

  应用价值

  国家环境信息和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污染减排目标的有力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通过保证减排工程保障条件的建设直接为政府的政策提供可靠及时的依据,也间接推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项目建成后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价值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符合我国环保事业的总体发展总体需要,建设内容满足减排工作对国家环境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的需求。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的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生态保护、核安全与辐射及环境应急等环境保护业务职能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持。本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实现环境信息与统计的信息化,为提高综合决策的准确性,实现环境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使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率,减少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损失。

  通过国家环境信息和统计能力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国政府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的监测和考核制度的强化。通过环境机构的信息有效开发整合,为减排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依据,合理调整相关政策,适时启动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为减排工程的提供强大信息网络化支撑。

  通过对污染源数据、环境质量数据、排污申报登记、建设项目环评与审批数据等大量环境信息的整合,实现环境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环境政务应用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整合,加强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实现政务/业务信息的快速上传下达,促进协同办公,提高行政效率,为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综合决策、指导区域发展、强化执法监督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服务资源的整合,实现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发布,实现政令畅通,促进政务公开,树立了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鼓励了公众的监督,体现了执政为民。

  综上所述,通过国家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必将提高环保监管能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环境质量、强化环保执法、提高预警防灾能力等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实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经济效益价值

  据统计,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估计,中国2007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报告同时指出:“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7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4500亿元,占当年GDP的6.3%左右。”。随着以环境信息和统计能力建设项目为基本保障条件的“污染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出现拐点,直至“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的实现。到“十一五”末期,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4900亿元,虚拟治理成本为2800亿元,间接推动绿色GDP核算的增长。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