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失业率创新高你的机会在哪里?

    工作者vs.自身能力
    揣测主管心思,力求建立好感

    发现4:只能保命,无法突破困局
    本次调查中,在用以衡量个人就业力高低的10项能力中,工作者自认表现非常好的者,分别为态度力、合作力和自我管理力(以5分为满分,三者均获4分以上);而自认表现不佳的倒数三名,则分别是沟通力、洞察力和专业力(分数分别落在3.71~3.82分之间)。

    对于工作者的能力自评结果,万子绫认为,不管是态度、合作或自我管理,其实都不是商场上的专业能力,而是应对进退的工作态度,”这些事做得好,可以博得好感,却没办法解决问题、发现商机,”她进一步说明,”也就是只能保命,根本无法维生。”

    万子绫指出,根据近期国外商业与人资期刊的报导和分析调查,要在不景气中脱颖而出的工作者,”洞察力”与”领导力”几乎是必备的两大能力。有领导力,才能带领部属与同伴在景气乱流中,做出正确决策;有洞察力,才能在低迷的市场中,找出潜藏的成长契机。

    此外,”沟通力”也是许多文献中提及的重要能力指标,因为要突破现状,就意味着必须调整过往的工作方法,这时若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容易会导致误解或引起反抗,造成变革计划失败。

    然而,在此次调查中,举凡沟通力、洞察力或领导力,却都在工作者自评中敬陪末座。”在应该要冲去闯的时候,大家都只想安身保命、不做不错,这种消极的心态,令人有点担忧,”万子绫表示。

    发现5:员工低姿态,但求不被杀头
    在将工作者能力自评的前四名列出来,上述现象就更明显:依序是”具可塑性,学习意愿高”“愿意付出更多心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工作上积极主动,勇于承担责任”“愿意遵循专业伦理”。

    万子绫指出,结合这四种态度,彷佛可以看见一个人正在大喊:”我真的很认真、很拚命,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所以请不要砍我!”

    但她反问,”当员工展现出这样的低姿态时,老板真的就会感到满意吗?”在当下,企业最需要的不是任劳任怨的员工,而是有人能分析情势、找出新机会或趁机布局,”毕竟突破困局最好的方法不是守成,而是创新”。然而,在攸关突破现况的几项关键能力上,如”能够察觉新商机、新机会的存在”“了解当前产业的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能提出创新的想法与观点”等等,却都在调查结果中落居后半。

    由此可见,工作者目前的心态趋于保守,只求维持现状、避免犯错,不愿尝试改变或创新,”这将使得工作者改变现局的能力,显得非常微弱,”万子绫提醒。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