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失业率创新高你的机会在哪里?

    【IT168 信息化】最近工作超难找!这是很多求职者共同的心声,即使是名校毕业,考取专业证照,待业时间也很可能从过往的两、三个月,拉长到半年以上。

    反观在职者,也不见得就能安心,媒体每天都在报导无薪假、裁员风的新闻,没人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这种如履薄冰的失业恐惧,也让许多人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

    在这个景气低迷的时刻,什么样的工作者才具有竞争力?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根据《经理人月刊》”2009年台湾工作者就业力大调查”,当前企业主最渴望的人才,是能带领企业在不景气中掌握变局、打破僵局的行动派。但调查中却发现,工作者自认表现良好的能力项目,都偏重于态度面,强调自己态度好、配合度高、肯学习,但对于解决困局的几项重要能力,如洞察力、问题解决力、专业力或领导力,相对表现不佳。

    这种作者与企业主期望的落差,首先反映在双方对工作表现的评价上。在调查中,对自己表现感到满意的工作者,占全部受访者的52.89%,但人资对于企业内员工表现感到满意的比例则未过半数,约49.31%。

    中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理事万子绫表示,不要看这两个数字只差一点点,但在统计分析上的意义,却是”具有显著差异”,也就是工作者与企业主及人资主管,对于当前工作表现的评价,其实有着相当大的落差。

    工作者vs.当前环境
    媒体渲染危机感,人人紧抓现有饭碗

    发现1:对未来悲观,忧虑找不到工作
    在调查中,当受访者在回答”对于当前一片低迷的就业环境,身为职员的你,是否曾忧虑以下事项?”时,业内知名的是”担心自己一旦辞掉工作或想换工作时,会找不到工作”(33.2%),其次是”担心公司的营运状况,对公司前景不太有信心”(20.7%),这两项的总和,就占了全体受访者人数的一半。万子绫表示,这显示出,在不景气下,工作者面对未来有着共同的忧虑:对经济环境与情势感到悲观,对自身前景感到茫然无措。

    不过,她也指出,调查结果显示,仅一成左右的受访者(12.5%)”担心自己被减薪或被迫休无薪假”,甚至比”完全不担忧”的人还少(14.0%),表示尽管媒体大篇幅报导相关议题,但真实情况似乎没有想象中严重。

    媒体的推波助澜,促使”裁员和无薪假好像很普遍”的印象,深深烙进大众脑海,进而深化了”现在外部环境真是坏到谷底了,如果我随意离职或被裁员而失业,短期内可能根本找不到合适机会;就算有,新公司的未来可能也不太乐观,我还是珍惜现在工作”的共同感受。

“当某些公司的情形被扩大为整体社会的焦虑,便会加深所有人对现有环境及未来景气的悲观与恐惧,但真正为裁员和无薪假所苦的人,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万子绫表示。

    发现2:不敢轻举妄动换工作,过一天算一天
    既然环境不景气,大家会采取哪些行动,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根据调查,最多人选择的做法为”上课进修,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约占三成(31.0%),其次是”在现有工作上更力求表现,愿意花更多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多、更好”(23.6%)和”积极展现第二及第三专长,让公司发现自己具备多元的能力”(20.4%),后二者比例近似,但与第一名相差近10个百分点。

    针对工作者以”上课进修”做为提升竞争力的优先考虑,万子绫表露失望之意,”这种时候,应该想在现有工作上更卖力、花更多时间、希望做到更好,才是健康的心态。”

    从这点可以看出,大家的心态非常消极,万子绫点出,由于前景茫然,很多人对于现在的工作其实是”不想要、又不敢走”,只好每天撞钟度日,私底下再去学东西,做为失业的备援。

“充实自己不是不好,”但万子绫反问,”如果有时间去补习,为什么不回过头来把现有工作做得更好呢?”

    发现3:赚第二份薪水,想多做少
    另外,最近很热门的兼差、创业等话题,其实是喊得人多,做得人少,仅6.6%的受访者有此打算。万子绫笑说,人很多时候想事情只凭感觉,可能觉得景气不好,反正找不到(好)工作,干脆创业或许还更有发展。

    对于这个想与做之间的落差,万子绫认为很可能又是另一个媒体效应。”大环境不好,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这时只要出现一、两个成功案例,就会被媒体放大炒作,”不过她也指出,创业、兼差之所以引起广泛讨论,也反映出工作者的焦虑,所以将之视为增加收入的可能管道,但在实际生活上却未必可行。

    工作者vs.自身能力
    揣测主管心思,力求建立好感

    发现4:只能保命,无法突破困局
    本次调查中,在用以衡量个人就业力高低的10项能力中,工作者自认表现非常好的者,分别为态度力、合作力和自我管理力(以5分为满分,三者均获4分以上);而自认表现不佳的倒数三名,则分别是沟通力、洞察力和专业力(分数分别落在3.71~3.82分之间)。

    对于工作者的能力自评结果,万子绫认为,不管是态度、合作或自我管理,其实都不是商场上的专业能力,而是应对进退的工作态度,”这些事做得好,可以博得好感,却没办法解决问题、发现商机,”她进一步说明,”也就是只能保命,根本无法维生。”

    万子绫指出,根据近期国外商业与人资期刊的报导和分析调查,要在不景气中脱颖而出的工作者,”洞察力”与”领导力”几乎是必备的两大能力。有领导力,才能带领部属与同伴在景气乱流中,做出正确决策;有洞察力,才能在低迷的市场中,找出潜藏的成长契机。

    此外,”沟通力”也是许多文献中提及的重要能力指标,因为要突破现状,就意味着必须调整过往的工作方法,这时若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容易会导致误解或引起反抗,造成变革计划失败。

    然而,在此次调查中,举凡沟通力、洞察力或领导力,却都在工作者自评中敬陪末座。”在应该要冲去闯的时候,大家都只想安身保命、不做不错,这种消极的心态,令人有点担忧,”万子绫表示。

    发现5:员工低姿态,但求不被杀头
    在将工作者能力自评的前四名列出来,上述现象就更明显:依序是”具可塑性,学习意愿高”“愿意付出更多心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工作上积极主动,勇于承担责任”“愿意遵循专业伦理”。

    万子绫指出,结合这四种态度,彷佛可以看见一个人正在大喊:”我真的很认真、很拚命,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所以请不要砍我!”

    但她反问,”当员工展现出这样的低姿态时,老板真的就会感到满意吗?”在当下,企业最需要的不是任劳任怨的员工,而是有人能分析情势、找出新机会或趁机布局,”毕竟突破困局最好的方法不是守成,而是创新”。然而,在攸关突破现况的几项关键能力上,如”能够察觉新商机、新机会的存在”“了解当前产业的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能提出创新的想法与观点”等等,却都在调查结果中落居后半。

    由此可见,工作者目前的心态趋于保守,只求维持现状、避免犯错,不愿尝试改变或创新,”这将使得工作者改变现局的能力,显得非常微弱,”万子绫提醒。
 


    人资主管vs.工作者能力
    态度只是入门砖,专业才是保命符


    发现6:企业招募与裁员,最重视员工态度
   虽说目前工作者看似重视态度甚于专业,但万子绫也指出,”注重态度并不是错事,因为企业不管招募新人或裁员时,一定都会把态度列入重要考虑项目。”

    关于这点,在此次大调查中亦发现,当人资和企业主被问及”聘雇及裁员时,最看重的工作者能力”时,态度力都名列第一,其次才是问题解决力。

    尽管人资主管及企业主也都看重工作态度,但万子绫特别强调,不要因此就误解,想赢得工作或保住工作,就只需钻研如何赢得他人好感。”态度固然重要,但通常是企业在评估工作者才能与专业之后的最后加减分,相当于具备更好的『附件』,因此绝非只做表面功夫,就能确保工作稳当。”

    调查发现似乎也说明了这点。当问题变成请人资与企业主评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工作”时,态度力的重要性马上大幅降低,由问题解决力窜上第一名。可见企业在评量工作者是否称职时,最看重的还是工作表现。

    发现7:企业评定工作者价值,最看重问题解决力
    “问题解决力”之所以如此受重视,甚至赢过”专业力”,万子绫认为,这正反映出企业在身处不确定的环境时,面对变动的迫切需求。毕竟金融风暴是百年一次的灾难,当过往的做法不再可行,拥有问题解决力,才能面对各种前所未见的情境,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针对”工作者自评”与”人资主管观点”的结果做比较时,可发现员工自认表现良好的态度力、合作力及自我管理力中,只有态度力确实会影响主管对部属的评价。

    由此可见,”工作者想要强化自己的就业力、增加自己对组织的重要性,还是得回归基本面,做好问题解决、表现出自己的专业,”万子绫建议。

    “专业”是能够胜任特定职务的门坎,过了这道基本关卡后,态度好坏才开始影响主管对于员工价值的评量。毕竟,态度再好,专业不足,就等于根本无法把工作做好,关于这点,工作者绝对不要本末倒置。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