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农村信息化三大待解之题

    农村信息化只设一个出口,东宁县在农村信息化的运行体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充分发挥了乡镇的信息化节点作用。而在信息服务体系的末端,村则扮演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米”的角色,信息服务站、信息员是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站,他们将信息直接传递给农民。
  
    从国家、省市到乡镇再到村,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将把信息接力棒准确无误地传递下去,而如何探索这样的服务体系,在新点子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还是需要有人沉下心来,努力思考。
 
变“输血”为“造血”
 
    核心观点: 目前,农村信息化大部分项目仍然依靠政府拨款,自身运行机制比较弱,要使农村信息化自己“活”下来,就要汇集广大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农村对信息化的内在需求,变“输血”为“造血”。
 
    信息服务站是近几年打通“最后一公里”新的服务模式。由政府挂牌、村民投资成立村信息服务站,向全村村民开放。村民上网查找信息不能收钱,聊天、玩游戏每小时收取1.5元或2元,投资者自负盈亏,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黑龙江省穆棱市杨木村村民田军今年投资两万多元建立起了信息服务站,购进6台电脑。几个月下来,经营窘境一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开业以来,每天只有十几个人来上网,大多是浏览网上信息的,一天只有十几元钱的收入。田军每个月要付500元的网费,加上水电费,一个月下来收入还顶不上这些费用,收回本钱变得遥遥无期,盈利更是难以想像。田军决定再撑半年,没有起色就关掉信息服务站。通过短信方式可将农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
 
    信息服务站本来是为村民提供上网场所的方法,为何遭遇这样的尴尬呢?一是信息需求不够大,村民们只是农闲的时候到服务站来看看信息,从网上获取信息并没有成为村民的主要途径; 二是服务对象不够多,在杨木村,服务站主要的盈利对象——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人很少有会玩游戏和聊天的。在这样信息消费力比较弱的村子,也许在村委会设置一台电脑、配备一名信息员就足够了。
 
    农业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的转变中产生了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的手段又能加速农业市场化的步伐。农村信息化不能仅仅依靠项目拨款去“输血”,而是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使其产生自身“造血”功能。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资金短缺,就越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模式使其走向市场化。而在贫瘠的农村,要想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市场运作,是非常困难的。首先要选准区域,在信息需求最旺盛的地区试点; 其次要选准服务对象,弄清楚谁最需要信息服务; 再次要选准服务方式,什么样的模式能尽可能地节省成本。在采访中,各地都不乏市场化运作的好模式,山东的农业电子商务、河北的特色网站和宁波的合作社都实现了通过信息化赚钱。
 
    山东省寿光市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蔬菜电子交易网站成立5个月就实现了交易额25亿元,预计明年能达到100亿元。为什么寿光蔬菜电子交易能如此火爆,主要是当地经营大户对于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特别敏感,这些经营大户每天都要提着装有移动网卡的笔记本电脑,来往于大棚和交易市场之间,随时了解蔬菜信息,电子交易网站正是抓住了这些经营大户,通过经营大户带动更广大的农民。尽管电子交易目前只限于大蒜一种商品,还是取得了25亿元的交易额。
 
    河北省安平县的“中国丝网网”聚合了全县所有乡镇及周边市县300多个村庄,1.7万家丝网企业,这里的丝网大户每年的网上成交量已经占到总成交量的30%。在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宁波市晓塘乡,网上交易已成为拓展农副产品市场的重要途径,2005年,交易总额达到360万元。
 
    当地种植大户、农业经纪人、合作社是实现农业市场化的主体,电子商务则是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手段。要想在农村信息化中引入市场化机制,就要搞清楚谁是潜在的服务对象,这些种植大户、农业经纪人和合作社在当地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信息化的需求最为迫切,也最愿意接受。而在闭塞的农村,网络无疑是通向外面世界的非常好的途径,电子商务则以其低成本和高效益越来越成为种植大户和农业经纪人们青睐的对象。不过,农村电子商务要想吸引人气,必须发挥“聚合效应”,聚合整个乡镇甚至是市的优势产业,仅仅依靠一家种植大户经营网站很难聚拢人气。
 
    有专家预测,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农业经纪人将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动力,他们对信息化产生强烈需求,并通过自身的示范效应将信息化需求传递给普通农民。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可见,未来的信息化运行机制将变成政府、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三层模式,专业合作组织将成为农村信息化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将成为农村信息化由“输血”变为“造血”的转折点。(计世网)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