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成为各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历时两个月深入各地农村调查采访,既看到了农村信息化蓬勃发展之势,也发现了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为读者详细阐述。希望本报的调查所得能为各地农村信息化注入一股全新的动力。
2006-11-112006年,“新农村”成为“十一五”的几大关键词之一,备受瞩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手段,今年,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对信息化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规划,农村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入到农村的方方面面。
9月,本报启动农业信息化大型系列报道,记者分赴黑龙江、山东、河北、浙江等地一线农村,深入采访当地农业信息化模式,农业型态涵盖传统农业经济和大规模农垦作业。
调查发现,打通“最后一公里”仍是今年农业信息化的主旋律,各省市开展的电脑进村、“三电一厅”、“农讯通”等方式均有效地将信息落地农村,给农村带来了巨大改变。除了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了解市场供求信息,通过农业专家系统提高农业技能,农民还利用信息化开展村务管理,通过网络实行财务监督,宁波集士港镇甚至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治安、城管、交通三位一体。信息化不仅改变了农村生活,也正颠覆着农民原本闭塞、落后的意识,牡丹江市龙爪镇红升村的老书记自学电脑,把村子50年的历史编成“地方志”挂在网上,红升村从牡丹江走向全国。
打通“最后一公里”带来了显著成效,却也暴露出一些隐患: “最后一公里”升温,“第一公里”却遭冷遇,如何整合有效准确的信息资源却被忽视; 各涉农部门纷纷开展如火如荼的信息化建设,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苗头开始慢慢显现; 农村市场化带动了信息化的需求,农村信息化却不能只输血、不造血,如何引入市场化机制让“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一连串的待解之题显示: 在注重信息落地的同时,也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毕竟,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第一公里”缺位
核心观点: 近年来,打通“最后一公里”被过分关注,而忽视了作为信息源头的“第一公里”。没有了信息资源整合与加工,就无法把农民最需要的准确信息传递下去,而“最后一公里”所做的努力最终都会变成“面子工程”。
在山东省某村,记者看到村委会里放着一台用于村务公开的触摸屏,上前一点,触摸屏不能触摸,再仔细一看,触摸屏竟然是把显示器“脸”朝上,机箱就藏在下面的柜子里。“触摸屏”显然已经很久无人问津,上面落满了灰尘。村民们说,在这个机器里根本看不到有用的东西。难道“最后一公里”正在逐渐变成“面子”工程吗?
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即如何做好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组织网络的延伸。然而,随着“最后一公里”升温,“第一公里”则越来越冷清。如果说“最后一公里”解决的是如何把信息送到农民手中,那么“第一公里”则是解决农民需要什么信息,包括涉农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本地化处理,这无疑是农村信息化的源头。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最后一公里”,“第一公里”无法落地; 而倘若失去了“第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宁波市象山县晓塘乡信息中心自建农业网站——晓塘乡农业信息网,信息传递由以前打印网上信息做成小册子变成手机短信,通过网站的短信平台把信息发给农民。信息传递方便了,信息资源却成了信息中心的困扰。信息员王珊青表示,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信息更新慢、时效性差,网站的信息很多都是过时的,第一手信息和第一时刻信息缺乏。
福建省三明市忠山村村委会主任邓庆华是村里有名的农业经纪人,2002年,村里一批种养大户跟着他做起了“忠山蔬菜基地产销协会”。政府还给忠山村配置了电脑,联通了农业155网络。然而,两年后产销协会因蔬菜销路不畅几近关门。邓庆华认为,通过网络获取蔬菜生产状况、未来价格趋势预测、生产风险预警等方面信息的途径很窄,也很不稳定。信息很多都是过时的,要么就缺乏针对性。“这玩意不灵,没我腿脚管用”。至今,邓庆华仍靠村民在外省的农贸批发市场蹲点来打探产品价格行情。
CNNIC今年1月17日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普及率为16.9%; 乡村网民只有1931.4万人,普及率仅为2.6%。网民数量如此悬殊,城乡“数字鸿沟”令人触目惊心,信息不对称仍然愈演愈烈。农民在缺乏信息获取手段时,有效的信息资源则更加匮乏。
目前来看,农民获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站,在浩瀚的网站资源中,涉农网站却只是“沧海一粟”。近几年来,我国涉农网站虽已增至6389个,然而有多少是针对农民建立的?不少政府官员明确对记者表示,他们的农业网站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而网站上展示村风村貌的栏目已近一年没有更新了。此外,还有不少网站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存在“千网一面”的情况; 信息发布也不准确、不全面,很多网站的市场信息只是简单的几句话; 网上陈旧的内容很多,缺乏第一手信息和第一时刻发表的信息,信息不能及时更新。
记者所到之地,有不少农民表示对网站信息有怀疑,为了获得真实信息,电脑基础好的农民不上农业网站,自己在百度上搜索。在黑龙江省某信息服务站,记者看到有位农民想查2005年全年大豆价格分析,只在百度上输入了“大豆价格”,结果出来了一大堆信息,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只能一个个网页点开看。看了半天,他还只能看到2002年的大豆价格分析。
农民的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他们比谁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准确及时的信息。“第一公里”的缺位已经给农村信息化敲响了警钟,不能给农民提供最需要的信息,势必会减弱农民对信息化的信心,而当农民对信息内容失去信赖时,采用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也是徒劳。
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答案很简单: 最有用、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这需要涉农部门深入农村去了解什么样的信息才是农民最想知道的。政府如果定位不准,认识不清,不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就会使农民对信息化产生隔阂。如何整合有效的信息资源呢?首先,网站必须有清晰的定位,优异、省级网站主要做好全国涉农资源的整合,地方网站则应该发挥本地化优势,贴近本地农民需求。此外,必须建立严格的报送体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牡丹江市农业信息中心尝试建立起一套严格的“信息报送体系”,每天派信息员在各农贸市场“蹲点”,了解当日一手市场信息,为了扩大边境贸易,还专门在俄罗斯派驻一名信息员。牡丹江农业信息网每天更新信息100~200条,每天向省农业信息网报送不少于5条信息; 此外,还通过定期回访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农村信息化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第一公里”不能缺位,整合“第一公里”应该放在与“最后一公里”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何平衡好“第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整体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应该为农村信息化工作者们所深思。
扼制“孤岛”苗头
核心观点: 在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中,各部门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孤岛”苗头。资金本来就匮乏的农村信息化经不起这样的浪费,一套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机制亟待建立。
在不少地方,记者都发现农业局和信息产业局都在办农业网站,两个网站特色并不明显。在资源整合上,农业局网站有一套报送体系,但是报送资源却不与信息产业局网站共享,信产局仅仅依靠几个工作人员每周更新信息。而在某市的下一级县,县科信局竟然也办了一个县农业网站,自建一套信息采集体系,仍然不和农业局共享信息,只是把部分信息上报到市信产局网站。该市某部门的工作人员曾对记者说: “现在各部门都在做农村信息化,相互之间却掖着藏着,生怕自己的好点子被别人抢了去。其实,农村信息化是为农民服务,不能做成各个部门的政绩工程。”
记者还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机构过多、协调不畅,有的村子配备了几台电脑,每台电脑都分别服务于来自不同部门的系统。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用多台电脑服务于多个部门实在让村干部有些心疼。
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各部委的工作重点,各部委围绕新农村建设纷纷做出工作部署,其中不乏农村信息化的诸多规划。然而,条条部门规划到了基层,由于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开始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苗头。
农村信息化出现这种“条条”部门分割的局面,源于长久以来形成的部门分割的行政体制。电子政务进行到今天,也饱尝“条条分割”所带来的痛苦,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自成系统、互相封闭、不联不通,出现一个个“信息孤岛”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突出问题。电子政务各自为政的弯路不能在农村信息化中重演,已经出现的“信息孤岛”苗头应该及时给予制止。
目前,全国农业系统已经在260个地(市)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 77%的县、47%的乡镇政府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培养发展了近11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如何能整合各个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信息服务体系是农村信息化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的机制保证,也成为农村信息化的难点。
尽管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上,如何能协调各部门资源,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呢?在国家、省、市级的各部门不可能打破现有行政体制的情况下,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做到协调统一,分工明确。如农业部会同各涉农部门负责农业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把好“第一公里”这个源头; 信产部负责解决信息化手段,用最为有效的信息手段解决农业信息的传递。各个涉农部门之间应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互联互通。此外,还应建立严格的农村信息资源档案制度,实施国家农业基础数据工程,确保信息资源数据的有效共享。
乡镇将成为信息服务体系的中心节点,它是化“条条”部门资源为一体的关键平台,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乡镇一级机构设置比较灵活,在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上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5年与2006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为了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新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新农村商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县镇、村两级也成立了新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在小组领导下,由县科信局和相关部门配合的组织格局。“无论上面是多少部门的事,到了我们这儿,农村信息化就是一个出口。” 东宁县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副局长刘佩海说。东宁县是全省第一个理顺新农村信息化组织体系的县。在东宁县的组织体系下,东宁县在全镇6个县和102个村全部设立信息服务站。现在,东宁县的宽带上网率达到了90%,全县所有村的基础工作信息和政务公开信息全部搬到了牡丹江新农村信息网上。
农村信息化只设一个出口,东宁县在农村信息化的运行体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充分发挥了乡镇的信息化节点作用。而在信息服务体系的末端,村则扮演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米”的角色,信息服务站、信息员是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站,他们将信息直接传递给农民。
从国家、省市到乡镇再到村,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将把信息接力棒准确无误地传递下去,而如何探索这样的服务体系,在新点子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还是需要有人沉下心来,努力思考。
变“输血”为“造血”
核心观点: 目前,农村信息化大部分项目仍然依靠政府拨款,自身运行机制比较弱,要使农村信息化自己“活”下来,就要汇集广大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农村对信息化的内在需求,变“输血”为“造血”。
信息服务站是近几年打通“最后一公里”新的服务模式。由政府挂牌、村民投资成立村信息服务站,向全村村民开放。村民上网查找信息不能收钱,聊天、玩游戏每小时收取1.5元或2元,投资者自负盈亏,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黑龙江省穆棱市杨木村村民田军今年投资两万多元建立起了信息服务站,购进6台电脑。几个月下来,经营窘境一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开业以来,每天只有十几个人来上网,大多是浏览网上信息的,一天只有十几元钱的收入。田军每个月要付500元的网费,加上水电费,一个月下来收入还顶不上这些费用,收回本钱变得遥遥无期,盈利更是难以想像。田军决定再撑半年,没有起色就关掉信息服务站。通过短信方式可将农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
信息服务站本来是为村民提供上网场所的方法,为何遭遇这样的尴尬呢?一是信息需求不够大,村民们只是农闲的时候到服务站来看看信息,从网上获取信息并没有成为村民的主要途径; 二是服务对象不够多,在杨木村,服务站主要的盈利对象——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人很少有会玩游戏和聊天的。在这样信息消费力比较弱的村子,也许在村委会设置一台电脑、配备一名信息员就足够了。
农业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的转变中产生了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的手段又能加速农业市场化的步伐。农村信息化不能仅仅依靠项目拨款去“输血”,而是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使其产生自身“造血”功能。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资金短缺,就越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模式使其走向市场化。而在贫瘠的农村,要想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市场运作,是非常困难的。首先要选准区域,在信息需求最旺盛的地区试点; 其次要选准服务对象,弄清楚谁最需要信息服务; 再次要选准服务方式,什么样的模式能尽可能地节省成本。在采访中,各地都不乏市场化运作的好模式,山东的农业电子商务、河北的特色网站和宁波的合作社都实现了通过信息化赚钱。
山东省寿光市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蔬菜电子交易网站成立5个月就实现了交易额25亿元,预计明年能达到100亿元。为什么寿光蔬菜电子交易能如此火爆,主要是当地经营大户对于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特别敏感,这些经营大户每天都要提着装有移动网卡的笔记本电脑,来往于大棚和交易市场之间,随时了解蔬菜信息,电子交易网站正是抓住了这些经营大户,通过经营大户带动更广大的农民。尽管电子交易目前只限于大蒜一种商品,还是取得了25亿元的交易额。
河北省安平县的“中国丝网网”聚合了全县所有乡镇及周边市县300多个村庄,1.7万家丝网企业,这里的丝网大户每年的网上成交量已经占到总成交量的30%。在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宁波市晓塘乡,网上交易已成为拓展农副产品市场的重要途径,2005年,交易总额达到360万元。
当地种植大户、农业经纪人、合作社是实现农业市场化的主体,电子商务则是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手段。要想在农村信息化中引入市场化机制,就要搞清楚谁是潜在的服务对象,这些种植大户、农业经纪人和合作社在当地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信息化的需求最为迫切,也最愿意接受。而在闭塞的农村,网络无疑是通向外面世界的非常好的途径,电子商务则以其低成本和高效益越来越成为种植大户和农业经纪人们青睐的对象。不过,农村电子商务要想吸引人气,必须发挥“聚合效应”,聚合整个乡镇甚至是市的优势产业,仅仅依靠一家种植大户经营网站很难聚拢人气。
有专家预测,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农业经纪人将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动力,他们对信息化产生强烈需求,并通过自身的示范效应将信息化需求传递给普通农民。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可见,未来的信息化运行机制将变成政府、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三层模式,专业合作组织将成为农村信息化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将成为农村信息化由“输血”变为“造血”的转折点。(计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