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德所指的温氏发展的两支翅膀,左边一支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右边一支是IT技术。在这个被外界认为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当中,温氏人正将时髦的IT信息化工具武装到企业的每个角落。
自行开发软件与购买金蝶EAS产品相结合,温氏建成了一张让每名员工受惠的信息化网络。
管理层:系统调控农户利润空间
1991年,温氏还在发展初期,家底不足100万元,前董事长温北英硬是拿出17万元采购电脑,而且相当一部分钱用来做软件项目。这家历史超过20年的农村养殖企业,发展信息化历史已有16年。
那时候,温氏领导一面聘请农业养殖专家提高饲养技能,另一面到大学请计算机教授,合作研究养殖业的计算机管理。“我是1992年到温氏的,那时管理信息化已经搞起来了,很多数据跑在电脑中。到今天,我们每个农户不管是领一次饲料,还是领防疫药品,每一笔记录都清晰在案。”黄松德说。
之后,温氏以平均每年近4家分公司的速度扩张,在13个省市建立了近40家分公司。“我现在负责华中市场业务,每个月要到各地巡访,如果事前没有数据垫底的话,去了等于白去。”黄松德感慨ERP对于自己的作用。
集团内部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温氏五位副总的必备工具。全国40多家分公司按区域划分,每人分管一块。他们每天从系统中,查看饲料、疫苗发放数量,以及130万只鸡、4000头猪的生产和销售情况。通过系统的分析功能,算出农户的大体收益情况,市场动态变化等。
“公司每只鸡留给农户的利润空间大体是1.3到1.6元,养一头猪大概是45到55元。利润空间,公司是要进行调控的。禽流感期间,为了保障农户利益,公司亏钱收购。”黄松德说道,“这种利润稳定机制对农村发展养殖业非常重要。”
温氏从种苗开始,到饲料、药物、销售等环节,形成了产业链经营,并给链条各个环节规划出了合理的利润分成。“以前整个环节中,养殖最难挣钱,现在是最稳定的一块。”
温氏通过信息化系统,为每个用户从种苗购进开始进行全线规划,每个阶段喂养什么料、喂多少、到哪天打什么疫苗等,全部根据系统统一管理。一个鸡群的养殖成本基本准确地反馈到系统上,公司管理层可以掌握下属农户的大体年收益情况。
根据温氏员工反映,当全国养鸡行业遭受禽流感打击,导致大批农户放弃养鸡的时候,温氏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大批农户常年稳定与温氏合作,保证了温氏鸡的质量稳定。
当然,温氏管理层通过系统把控企业经营更多地是对外面向市场。黄松德表示,温氏以经营“中高档”鸡为主,不参与市场上恶意的价格竞争,因而养殖数量上不一味求多,而是根据市场不同季节、月份的需求情况,辅之以IT系统,控制生产。
“我们只求每个地区达到20%的市场占有率。”这种控制化养殖避免了与其他养殖企业进行直接的价格战。温氏人打的是一场市场监控、管理战,通过年年对销售数据整理分析,掌握市场不同季节对产品的喜好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养殖。
“为什么大家喜欢我们的鸡?我们是看人下菜蝶。广东人喜欢煲汤,沙锅都不大,因而上市的鸡份量要控制在2斤以内;四川人很多买鸡是用来做火锅的,锅大,4斤重的放下去也看不见,因此我们要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