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智能系统“诱导”上海一路畅通

 5年积淀厚积薄发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的腾飞、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都为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建大桥、修高架、挖隧道马不停蹄,但是路越来越多,车却越来越堵。到上世纪末,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了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顽疾。  

    致力于智能交通研究20余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曾年孙博士认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途径有两条。第一种途径是大力加强道路建设,通过多修路来满足交通工具增长所带来的道路需求。第二种途径是建设一个高度信息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并使该系统成为一套可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实现物流与人流非常好的流动的交通解决方案。目前,就上海而言,单纯依靠道路建设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也不利于提升交通服务质量,因此第一条途径很难到达排堵保畅的目的。要使交通系统发挥最大的潜能与活力,规划、管理、工程和信息手段成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交通系统的4大支撑体系,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智能交通系统也已成为保障道路畅通的非常好的途径。
 
    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处城市快速路监控中心副主任唐海雯介绍说:“这套系统从1998年开始立项研发,除了部分零部件进口之外,全部自主创新,凝聚了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建委、同济大学等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2003年开始试用,目前内环线、南北高架全路段进行系统安装。当沪闵高架延伸段开工时,这套系统也同步施工安装。如今还在建造中的中环线也属于城市快速路监控中心的监控范围,到时城市快速路将增加至200公里。”
 
    回忆起这些年的建设道路,唐海雯说:“智能化交通系统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我们使用的系统已经比2003年试用的有了很大改进,而2010年你看到的系统将比现在覆盖面更大、更具人性化、更复杂。这样一套复杂系统持续8年的建设,也得益于上海得天独厚的大环境——上海市政府在确立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中把智能化交通放在了重要位置,在资金、科技力量和部门协作上处处开绿灯。”
 
    “光系统研发就用了5年时间,这期间我们曾想学习国外,后来发现人口基础、交通基础不同无法照搬;我们自己摸索过程中,对系统的算法改了又改、调了又调,返工了好几次。而当初如果没有市领导始终如一的支持,这样耗时耗资的系统研发根本进行不下去。”唐海雯介绍说,“但事实证明,这5年的积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掌握了上海自身的交通发展规律,对系统实施后的各种情况都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才能在后期加速发展。”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到上海取经,唐海雯对此表示欢迎,同时也有隐忧:“经过我们的研发,智能交通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拷贝使用。但是每个城市的交通基础和交通发展规律是不同的,这对系统实施、应用效果和进一步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建议其他城市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研究自身规律、而不是照搬技术上,否则会给后期建设留下隐患。”
 
    然而在系统实施阶段,监控中心也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因为最初的系统要安装在已经建成的高架路上,路面已经硬化和绿化、车辆也日夜不停地在跑,在这样的路上安装系统必须要得到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才行。比如,外环线浦西段铺设过程中,就需要交警、供电、市政、绿化等部门的全面配合,耗时14个月才全部安装完成。所以对于其他城市前来学习参观的人,唐海雯提醒说:“智能交通不是市政局或者交管局一家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合作的协作工程,尤其是要在已经建成通车的路面上实施工程,必须要与其他部门协调好。上海能做到现在的程度,是因为在建设之前就制定了全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我们具备了协作的基础和条件。”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