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IBM百年回顾:磁条技术

  磁条和BART

  旧金山海湾地区快速运输 (BART) 系统于 1964年动工,由当时的林登•约翰逊总统带领举行了动工仪式。四年后,BART 项目主管与 IBM 签约建造先进的售票系统,并于 1972年9月11日投入运行。九个月后,BART 的第 100万名乘客在购买磁条车票后登上列车。

  协作

  IBM 与美国航空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联手建造自助售票系统,使乘客能够在售票厅使用磁条信用卡订票和购票。实验系统于 1970年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投入使用,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磁条卡和读卡器的认可度。

  2003 对于机读卡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当年,使用磁条信用卡和贷记卡在商店购物的消费者数量超过使用现金购物的数量。具有内嵌芯片的智能卡从1968年被发明以来也不断发展并得到认可。然而,人们对传统磁条卡的需求仍然十分强劲,部分原因是制作成本低,易于使用,而且读卡器比较可靠。

  技术突破

  最初,航空公司和银行业利用不同的机制在磁条上存储数据。为了满足这两个行业的需求,IBM 决定在单个磁条上使用多个轨道,这种设计概念在目前仍然是一个标准。

  热冲压数据

  在20世纪70年代初,IBM 推出了IBM 3600 金融通信系统,将银行分行连接在一起,并且提高出纳员的自动化能力。3600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磁条技术—用于员工身份识别和客户存折中。

  原子数据存储

  凭借更大的存储容量、编程能力和先进的安全特性,智能卡和移动电话为历史悠久的磁条赋予了新的活力。同时,IBM 研究中心提出,这些技术进步本身可能被宇宙中最小的存储设备—原子抢了风头。上图中的 IBM 科学家 Sebastian Loth 等利用扫描式隧道显微镜考察原子本身存储数字数据中最基本的单位 1 和 0 的可能性,从而促成了纳米技术在以前从未想到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文化影响

  在推出之后,磁条卡迅速融入现代文化中。在早期,信用卡是持卡人地位的体现。与用于流通的现金不同,身份信息使信用卡具有独特的个人性。即使是今天— 尽管由金融机构、零售商和其它债权人发行—但我们的卡是个人的体现。我们每天都带在身边,而且我们的身份信息也内置在磁条中。

  进入好莱坞

  信用卡— 及其签名磁条— 大量出现在无数影片的交易场景中,在 1963年由好莱坞传奇人物 Danny Kaye 饰演的喜剧片《The Man from the Diner’s Club》中最早出现。其它使用信用卡道具的影片还包括《变形金刚》 (2007)、《大笨蛋》 (1979) 和《午夜狂奔》(1984)。在 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中,“披风斗士”(George Clooney 饰演)在一场拍卖会上竞标。为了证明他的富有,主角展示了 “Gothcard” 公司发行的“蝙蝠卡”。一个特写镜头展现了到期日是“永远”,这一镜头参考了 1995年的《永远的蝙蝠侠》。

  关于信用卡的预言

  Edward Bellamy 在 1888年的畅销小说《回顾 2000-1887》中第一次描述了信用卡及存储的数据。该书主角在被催眠 113 后醒来。在多项进步中,让他最着迷的就是信用卡。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