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看云计算成功落地 揭秘北京移动登云路

    北京移动的登云之路

    “登云之路”项目就是按照双轮驱动展开,有规划、有规范,然后才有实施。这就是中国移动北京公司IT发展典型的层层相扣的建设模式。“登云之路”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内部的私有云建设,首先从管理规范上制定了的云计算标准,包括虚拟化的技术标准和结构规范,以及面向服务对象的架构。

    然后将企业内部包括服务器、存储、宽带资源等IT基础设施的计算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自动化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自动配置,形成资源池。“我们在这个资源池上实现了包括营业厅电子化宣传和财务集中等八个业务系统的迁移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部副总经理丁健介绍到。

    目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规定凡新增内部管理应用系统都优先考虑统一规划到云平台中。IT部门将集中根据虚拟化和云计算的规范和要求,清晰定义业务部门对IT资源的申请和使用流程,从需求提供开始就符合云计算的规范。并提前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使用的模型、峰值使用量、平均使用量等各种后台应用需要的数据。

    这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统一的服务器分配建设,搭建统一的IT技术平台。“在系统迁移的过程中,我们还创新地提出了云团的概念。”丁健说,“通常云计算是通过安装虚拟化的软件实现资源虚拟化的,而我们提出的云团概念,实际上是界定了一个云的基本单位,也是云最小的一个生产单位。”

    比如现在云团是由16台物理机构成的基本生产单位,在云团上通过虚拟化,来实现在每台机器上可以提供8-10个虚拟机,相当一个云团可以提供128-160个虚拟机的环境。这个环境能让北京移动在这个云团里实现资源的自动切换,以及在云团间的横向扩展,云团和云团之间通过统一的云平台管理系统,来实现资源的调度。逐步扩展云团建设,多个云团构成最终的北京移动的私有云。

    “登云之路”项目的实施对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来说,不仅仅是让企业私有云落地,还是一个IT架构革命性的尝试。实现了从传统IT架构模式下的应用软件到硬件、存储,再到网络建设,转变为云计算架构下的虚拟化模式。“借助这种模式,我们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了原来需要4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营业厅电子化宣传信息发布项目。”丁健分享道,“北京移动有严格的立项和审批的流程,在立项完成审批决策以后,经过采购招投标,再进行决策。’45个工作日’是从招标完成后到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设备调试,包括安全加固,全部任务完成总共需要的45个工作日。而借助新的云平台,只需要把应用部署在云平台上即可。这一做法完全改变了传统的IT部署方式,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部署时间。这与传统IT部署相比,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