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行和维护成本存在"三高"
硬件、软件投入成本高;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与电脑输入时人力资本投入高;动态管理、维护运行成本高。
(六)软件利用率不高
有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高血压疾病管理软件设计成动态管理, 专门聘用人员将社区医师追踪、随访的资料添加到该软件中, 而对这项管理的全科医生既不会使用该软件, 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信息化软件去分析病情, 仅仅作为一种摆设以供上级领导视察与观摩, 这种管理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违背了社区卫生服务意愿,对社区居民的康复与治疗带来不利后果。
(七)人才的极端缺乏和结构的不合理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普遍年龄偏大, 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多年来引进人才不多, 出现人才断层, 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方面人才寥寥无几, 难以承担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任务, 从而也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对策和思考
(一)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为规范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必须要有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要达到基本资料共享(民政、公安、计生、物业管理、计免、妇女、儿童保健),制定各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管理软件, 以实现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本地区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同时专业部门制定各项包括工作信息采集、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等内容的技术规范和工作方案。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的信息。要积极探索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方式。
为保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 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各地区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口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力量)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档案建立方式,使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可采取入户调查与日常健教、咨询、医疗相结合, 在日常医疗保健门诊中,对重点人群(儿童、残疾人、孕妇) ,重点疾病(精神病、结核病、肿瘤等) ,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尚未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及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基本情况, 并在个案管理过程中定期将信息补充到健康档案中。
目前在还未统一的信息化软件管理的基础上, 可整合民政、计生、公安、物业管理资料, 完成健康档案的基本资料部分, 然后由全科医师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其他部分。
全科医师对所管辖地区在正确做出社区诊断基础上,分步推进健康档案的建立,将重点人群、重点疾病、慢性疾病作为第一步建档与随访对象,然后逐步完成本地区人群的健康档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