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鞋企亨达变“绿”事件激起千层浪

  【IT168 信息化】

  2010年上半年,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收到了一份大礼:与海尔、海信一起,并肩成为青岛市荣膺首批“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的3家企业,这是亨达集团继皮鞋行业唯一一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后又一重要研发平台,也将成为皮革行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引擎。 
 

  我国是世界制鞋第一大国,超过16万家制鞋企业,多数企业“无品牌、无核心技术、无创新能力”,只能走OEM的道路。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很多缺乏工业设计能力和自主品牌的鞋企纷纷倒闭。随着人口红利、自然资源优势逐步消失,作为传统产业,皮革行业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依靠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迫切之需。

  作为资源需求型皮革行业的一员,亨达集团以绿色设计为核心,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减少碳排放、降低污染,亨达集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自主创新,以完成对产品“亨达理念”、“亨达文化”的赋予和渗透。“皮革无缝粘接技术”、“防水透气制鞋技术”等行业内领先的设计、研发均在此背景下产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亨达变“绿”事件,不仅引发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业界对自身产业的另一种思考,在技术、品牌等竞争之后,“暗流”涌动。一方面,企业与产品是否“绿色”正在成为消费者、民间组织广泛探寻的话题;更深一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游戏规则甚至可能因之发生变化:以绿色为标志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有渐成主流标准之势。

  亨达为什么?

  变“绿”,让一直被贴有传统制造业标签的亨达开始被人们重新审视。实际上,近几年来,亨达一直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低碳之路”。

  回顾一下走过的路途,可概括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绿色创意设计。就是将工业设计融入到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各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人类社会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这里面,起支撑作用的是亨达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第二个部分是绿色制造。通过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绿色生产流程,并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研发信息化、销售信息化、制造信息化,实现高效、节约、清洁化生产,打造企业绿色产业链。第三部分,则是亨达近两年着力打造的“快尚模式”,即创新营销模式,通过产业链的缩减,节约资本。还有一部分是亨达通过民主化、人性化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化发展。

  这几大部分一环扣一环,贯穿了整个亨达的产业链条。

  对于亨达坚持走下来的“低碳之路”,王吉万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目前,国内整个行业还没有一家如此系统地进行绿色低碳运行的公司。不但政府方面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认可了我们的产品,认可了我们的低碳运作模式,这是让我们感到非常欣喜的。”

  亨达现在着力在做的是“工业设计”这一环节。它希望结合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通过“以设计立国”的成功经验,阐述当前中国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创意产业,以一个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整个“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做一份贡献。就在今年的5月下旬,亨达获得山东省首批工业设计中心,成为青岛市与海尔、海信并肩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这让我们很欣慰,说明我们这么多年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已经为我们结下了累累硕果。”王吉万说。

  前面说到的“皮革无缝粘接技术”是亨达“变绿”的一个精彩体现。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中指出,每年全球10.5亿只的牛群,是温室效应的最大元凶。如果广泛推广应用,皮革无缝粘接技术每年节约7350万头牛相当于减少了9.4亿辆汽车的尾气排放、4.5%全球的氨排放量、2.3%的甲烷以及4.5%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关闭了105家中型制革厂,并且建立了一片367万公顷没有草原的牧场。显然,这个数字是巨大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皮革无缝粘接技术”的超前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效用。

  “对于低碳战略,公司其实很早就开始在做这个事情,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中间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王吉万说,“从你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规划,再到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以及售后服务,再到最后的回收,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都是需要非常好的去策划和实施,所以说整个的价值链完成这件事情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心血。”

  “绿色也带来商机。”在王吉万看来,现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企业在品牌宣传、定位时,可以讲的越来越少,性能、技术、价格等招数都已用过,价格是最后的手段,绿色指标可以使企业吸引一些细分市场。“绿色环保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里面既有负面的挑战,又有正面的激励,关键看你怎么处理好。”

  绿色挑战

  今年6月的时装周上,就在很多公司还在宣传自己产品,出售自己产品的时候,亨达却一反常态,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品牌塑造和理念升华上去了。在这次展会,在行业内,在青岛的众多企业面前,全力倡导“低碳经济”的概念。让人们眼前一亮。当然,亨达此次低碳的高调亮相,不仅仅在于一个宣传的由头。更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低碳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企业这么多年来自觉不自觉中已经在按照这条路向前走着。

  事实上,在亨达变绿的背后,是一个正在变“绿”的竞技场。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

  其实,在这场“绿色”浪潮中,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消费者,借助互联网,消费者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我们没有那么大能力去改变整个产业的结构和消费者的习惯,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产品,可以向老百姓灌输低碳生活的理念。”在王吉万看来,要想让整个社会变“绿”,很大的责任是公司,他们有能力改变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做些选择进行推动,而政府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政策和标准。

  对亨达而言,绿色变革刚刚开始,要想成为真正的“绿色”企业,仍有不少难题和挑战。

  在王吉万看来,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让整个产业链拥有绿色创新意识,在研发上做的更好,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绿色创新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全产业链的行为,要求企业必须把它当成一个使命或者战略,真正的去推进和落实。”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在商业和绿色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王吉万说,亨达的目标是要成为行业内“绿色”领先的公司,但是领先并不是说以极大的代价和成本去做,“亨达毕竟是一个企业,必须还要考虑到在经济和商业上是可行的,不能说企业以环保作为唯一的目标和宗旨。”王吉万认为,企业在做绿色创新上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低成本地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很关键。

  第三,需要政府相关制度和政策的配合。王吉万说,“比如说有更严格的环保方面的法律,这样厂商才能更容易实施一件事情。你没有更严格的法律,到位的执法,有些事情企业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它甚至需要客户去配合,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去改善。”

  “绿色”正在使国内像亨达一样的企业的游戏规则发生变化。一方面,以绿色为标志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正在成为新的标准。另一方面,绿色购买也在改变着传统业态。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亨达的个性化定制和快尚商品。

  在王吉万看来,亨达变“绿”的背后,首先是经营范围的改变,引发了游戏规则的改变。绿色环保肯定是一个趋势,中国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都在进行国际化,绿色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但是大部分中国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价格、质量上都吃过亏,现在要补上环保这一课。这是一个隐患,风险巨高无比。”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