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交叉,转移及集中现象
明确了组织中存在责任及相关问题后,我们来进一步分析组织中的一些责任现象,以便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
在当今的分工协作的组织中,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责任是交叉存在的,每个人的任何时刻的工作无不和团队其它成员,甚至其他团队交叉协作。犹如下面的责任交叉模型图:
其中蓝色的方框代表一个部门(执行某种职能的架构),暗红色方框代表另外一个部门,这二个部门之间会有一些交接和协作,如开发部门和测试部门。图中的黑色圆圈代表团队成员的责任范围,上图中有下面几层含义:
1.领导:一个部门中最大责任的一般是这个部门的领导,如红色方框的部门A是领导A的责任,蓝色方框的部门B是领导B的责任。而员工的责任和领导的责任是有交叉的,也就是说员工的责任就是领导的责任,而领导的责任也可以映射到每个员工身上。
2.员工:一个部门一般会由一些成员在领导协调下工作,有的成员也需要和其它部门的成员协作以完成工作。
3.两个部门之间有一些交界地带,如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服务,原材料采购和产品组装,售前服务和投标销售等任务之间都存在一些交界地带。
4.两个员工之间有一些交界地带,如开发同一模块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有一些交界地带,需要双方协作完成,一方离开另一方就很难很好的顺利完成一项工作。
5.交界地带:这些交界地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存在着组织制度无法规范化管理的元素存在,也无法定量的去管理。这使得责任界定愈加困难。一般来说,扯皮和内耗多数发生在这些任务与任务,人与人的交界处。如,一个产品今年销售不好,是哪个部门的导致的原因?如果说是销售部门的责任,销售部门则汇报说,产品没有创新,型号老旧,没有吸引力,顾客都被竞争对手吸引,导致销售额下降。所以在这些交界地带很容易引发责任的扯皮与内耗,给组织造成管理与协调成本。
有了上面责任交叉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出现事故纰漏,并需要承担责任时,组织中常见的几种责任转移与集中的模式:
1.第一种模式,就是把责任转移到外部。就是当责任发生时,把责任转移到不相关的,或者人为因素外的外部实体。如上面的三只老鼠一般,把老鼠之间的矛盾责任转移到猫身上,自然皆大欢喜,不会破坏组织中三只老鼠之间社会网络的质量与稳定性。在组织中,双方或多方发生责任纠纷时,又互相不想背黑锅时,一般会把责任转移到外部因素,如天灾、天气、事故等外界环境因素,或者经济危机、政府政策法规等外界不可控因素。这样部门之间或团队成员之间就可以相安无事。但这样的责任转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是总能成功。
2.第二模式,当两个部门(或两个员工)之间发生责任问题时,如果不能用上面的第一模式有效转移,往往两个实体之间会扯皮与内耗,并且双方会试图把矛盾转移到部门模糊地带,由于模糊地带的特性导致谁也无法界定最终的责任归属,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谁的责任也不是了(这招作者觉得是混迹官场、公司必备的招数之一了)。
比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发生责任问题时,可以先往开发和测试双方的协作流程上去转移,如果流程存在漏洞,就有可能转移成功,最后得出是开发测试流程不清晰,导致后来纰漏的发生,为了防止未来出现更大的问题,还要适当的建议组织改进流程,防范于未然,这样说不定还能把过错变为功劳。
但这种模式的转移也是需要“大智慧”,也不是谁都可以转移成功的。需要责任各方对组织的制度、流程及规则了如指掌,并能分析出漏洞方能成功转移。
如果组织制度健全,则此方法很难生效,责任参与方则只能寻求下面的第三模式。但一般来说,在完善的组织都有制度覆盖不到的地方,因为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需要成本的(参考敏捷开发的小跑精神一文,涉及了一些制度问题),所以总能给一些投机取巧之辈留下一些空挡。
3.第三模式,当责任发生的地带并非模糊地带,而且该责任已经有组织规章制度界定时,就相对容易界定责任的归属:谁是主要责任,协作网络上的其它参与方则是次要责任。但是,主要责任方往往还是会进行扯皮与内耗,试图进行责任转移,撇清自己的责任。如果被其得逞,就会把责任转移到模糊地带,或者转移到协作网络的另外一方身上。
第三模式与上面的第二模式相对比,箭头只是从一方发出,而第二模式是从多方发出。因为责任发生在模糊地带,是多方责任,而且都是主要责任,多方都想转移。而第三模式中,责任发生在单方(上图中员工A的责任),并非在模糊地带。所以只是员工A试图当方面的进行转移。但如果上层火眼金睛,其它员工也明白责任归属关系,这种转移想要成功则相当困难。但如果上层糊涂(或者装糊涂),这种转移成功在组织中也是常见的。
4.第四种模式是责任集中模式,当问题的责任归属已经明确,而且上面三种模式都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采取这种集中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黑锅”模式。如下图中,员工A是一个部门领导,手下有一些员工跟随他一起工作,图中标志出两位员工A1,员工A2,我们知道领导的职责与员工的职责是重叠的,一般领导下的某一个员工的职责是领导的所有职责的一部分。当责任发生时,领导A很容易的把责任进行集中,集中到其手下的员工身上,并成功找到人背黑锅。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个市的领导圈子发生贪污事件,最后副市长出来进行责任集中,背了黑锅。类似的事件在组织中也不少见。
上面总结的常见的责任转移、集中的模式为组织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常常掩盖了组织中发生责任事件的本质,导致组织不能找到责任发生的本质原因,并予以有效的改进。如果每次责任发生时,都成功转移矛盾到组织外部,而不是去调整和变革内部组织,则组织永远无法走出困境。
2.另外组织要高效运行,就需要赏罚分明,团队成员之间如果不能公平处理责任归属,则会使得团队的一些成员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常常背了不该背的黑锅,导致员工士气低下,没有团队精神。
3.组织由于责任问题,无休止的扯皮、内耗,由于互相不信任导致邮件满天飞、会议室都成了紧缺资源,最后导致成本增加,效率低下。
为了有效的管理组织,防止责任的转移、集中现象,通常有两种方法,制度管理及员工的自我管理。
· 制度管理。制度是法家的管理思想,先假设人性本恶,然后用制度去规范组织中的行为,责任归属。用制度规范化责任模糊地带,使得组织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扯皮与内耗,达到规范化、流程化、国际化的公司治理制度。
我们知道制度是需要制定、执行和维护成本的,过多的制度会使得企业得不偿失。如,为了防止员工偷懒,在整个公司上下安装摄像头,并招聘人员进行监控,这些都带来了一系列的成本。所以制度无法规范一切(或者不值得规范一切)。
·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崇尚人性本善,认为人是可以教育的,希望进步的。组织通过系列的教育、激励可以使得员工充满责任心,做个有责任的人。制度不是功能较多的,自我管理也不是总有效的,自我管理与制度互为补充。共同创建现代化、高效的、有责任心的现代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