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CIO需反思:信息化反而降低银行效率

    【IT168 信息化

    银行信息化的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业务处理模式,建立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基础上的电子清算系统、柜台服务系统和金融管理信息系统,表明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然而,在这场世纪初的技术大革命背后,依然存在种种艰难与困惑。

    银行界流传着一句老话,叫“铁算盘、铁账本”,是说所有的数据运算和资料保存都应该分毫不差。而从最初简单的金匠铺收据开始,银行发展到今天不但包括了基本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及由此衍生的中间业务,还有结算、租赁、信托、银行卡等等品种繁多的各项业务。因此,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处理、档案管理已成为现代银行的必由之路。然而,记者经过对多家银行的采访,发现目前我国在银行业的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惑。

    效率节约之困

    银行管理有3项基本的原则,其中安全性体现在银行业务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在安全性管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人员管理。而对人员的管理又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管理中。也就是说,在处理一项业务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每一次授权都要将责任具体到实施的个人身上。要完成一次业务操作,一般来说至少需要经过经办、复核和授权3重控制体系。

    在将传统手工操作过渡到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实现了效率节约呢?

    以中国银行的保函操作系统为例。保函,广义上称为备用信用证,一直被誉为银行结算业务的一颗明珠。相对于有严格国际规范的信用证,保函业务是非常灵活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灵活性,使得业务操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此,从发展至今,一直采用的是“手工操作”。就是说从开立、收费、查询到存档、修改等等步骤都需要使用纸文档人为跟进,没有一个信息化的系统可以使用。其业务人员告诉记者:“在业务量少的时候,这种传统的操作还可以应付”,但是,随着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保函的业务量也不断上升。

    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一份保函从开立到结档大致会经过这样的程序。首先,客户提出开立申请,提供背景材料以及保证金,然后银行经过授信审核,开始进入开立程序。经办做好文档、写好审核意见,交由复核检查,然后报有权审核人签字。之后,保函就可以交给客户了。收费可以在保函交付之后再收。

    然而,采用了新的系统之后,情况并未见好转,开立、授信、收费都需要分别经过经办、复核、授权6次程序,最终由授权人通过。这样反而增加了交递时间,浪费了效率。而且,由于系统并没有与实际的授信系统、会计系统相连接,所谓的授信、收费程序只是完成一个登记功能,原来的手工账务并没有减少。

    繁复的使用程序,又不能有效替代原来的手工操作,使得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结算部门不得不在日常处理过程中仍然使用原来的手工操作,而在月尾对每一笔保函整体进行一次系统录入。就是说保函系统由一个操作系统变成了统计系统。但是,据记者了解,即使是在做月报、年报的时候,操作人员也使用原有的记录功能进行整理,他们认为,原有的操作甚至比现在这个数据库还要好用。

    也许,这只是一个案例,而且也可以认为保函系统的难以使用有新系统调试、员工对信息化系统的心理排斥等原因。但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尤其是较为繁复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在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接轨上的确存在诸多障碍。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如果将传统的操作、管理手段照搬到信息化系统中,往往很难做到效率节约。因此,使用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开发人员对相关业务的了解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满足了这些最基本的要求之后,要更进一步解决效率节约的问题,就需要多方面、各层次的配合,建立更为合理的操作模式。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