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BI走下“神坛” 商业分析或成新宠

    BI应用走下神坛 “全民BI”呼声愈长

    根据Gartner预测分析:“到2012年,商业智能总体预算的40%将被业务部门占用;脱离IT部门的统一规划所构建的独立分析应用体系,未来需要对各部分进行交叉分析时,将造成分析障碍。”无疑,商业智能“贵族”身份已经不再适合组织内部上下层级纵向扩展商业智能的应用需,大众化、普及化的“全民BI”正成为发展趋势,BI应用正在从角落办公室搬到中心小隔间,业务员工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决策。

    BI实践运用操作多年的顾问专家罗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BI已经与ERP、企业门户等技术相融合,形成集成化的产品。尤其在面向中小企业用户的企业管理软件方案中,ERP厂商将BI方案嵌入到自己的ERP系统中。这就意味着BI用户类型和用户数量将大幅增加,BI和业务的融合更加密切,BI应用范围更加宽广,因此这要求BI要能基于当前的情境和事件帮助做出决定,要能在多种用户终端上实现信息的接收和简单处理。这也表明,BI从战略战术跨入现场实施。在用户需求引导下,BI静态分析、宏观分析转向动态实时及微观分析,这种趋势必然要推动BI软件单一工具向集成产品的转变。比如涉及员工将会在统一的集成平台上完成实时分析、预测等事宜。因此Real-TIME BI、Mobile BI、事件驱动型分析平台,将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作为数据集成与整合的专业厂商,Informatica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韶益表示:“BI应用已经向决策部门之外的各个阶层延伸,这就要求BI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从而保证数据分析能够实时满足业务需求。此外,这样的延伸对BI中的数据来源、数据集成、整合及分析等方面要求也更加严格。BI的前端展示不仅仅用现有的数据就可以完成,同时要集成结构化、非结构化、内部、外部的数据,让 BI也能像水龙头一样共享和实时,这就需要专业数据集成厂商的加入和配合。”

    在BI领域耕耘超过十年的Teradata公司首席技术官宝立明认为:“组织中的所有人都能通过BI获取信息,这是普及化BI的根本。”宝立明认为,普及化BI包含如下6大技术要素,而且这6大要素是不断演进的。一是动态企业集成,要把信息及时提供给一线员工,在这方面SOA可以助一臂之力;二是动态访问,信息要在短时间内被访问,不能有太长的时间延迟;三是动态工作量管理,将资源按照优先级别排队,使其得到较好的利用;四是动态负载,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五是动态可用性,对信息的可用性要求较高,而不是简单的、无实用性的报告;六是动态事件,要实时地、动态地监测事件发生,而不是事后监测。

    相对应的结合社会化网络、软件和商业智能平台两者的能力出现协同决策性质的的产品为这种趋势作了非常好的的范例。Teradata的动态数据仓库可以提供上千用户随时访问使用数据,把BI从战略决策层面带到具体执行层面,让企业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和供应链关系;SAP BusinessObjects Explorer则以类似搜索引擎效果在提高商业智能系统的易用性、降低查询及搜索响应时间、结果编排及组织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将商业智能技术应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非技术、分析专业的业务、管理人员,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结果的方式极为简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