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国制造业,振兴扩张之下的隐忧重重

    三、复苏与扩张带来隐忧重重

    强劲的PMI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增长,但对未来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加,这种担心导致股市出现剧烈波动,上证综指8月累计下跌21.8%,,是15年来第二大月度跌幅,到10月份才逐步走高。

    1、政府救助计划的作用有多大?

    有关专家指出,政府对对制造业的救助计划,客观上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

    第一,政府制定和修改计划都需要时间,就制造业的全球性困难而言,一部分是由于资金匮乏引起,但没有人会知道匮乏还会持续多久;另一部分困难是销售企业减少库存量而引起,这种减少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仍然没人知道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会持续多久。

    第二,对于制造业的救助并没有触及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需求下降,不仅对制成品的需求在下降,而且对几乎所有商品的需求都在下降。由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如汽车业),无论政府如何救助,某些制造企业最终还是会倒闭。那么,政府如何才能准确判断哪些企业应该被救助、每个行业应该多大规模才合适呢?这应该是由消费者决定的事情。如果把救助资金投入到叫苦连天、善于游说的行业,显然有失公平,甚至产生严重浪费。一些幸运的行业得到救助,而有实际困难的行业却得不到任何帮助,这只能加剧目前的混乱。

    2、振兴规划可能使冷者更冷热者更热

    四万亿扩大内需的资金中,大部分都将投向基建工程,这可能会让冷的产业更冷,热的产业更热,这样的救市措施是一锤子买卖,甚至可能因为资金的逆流而加重民营经济的萧条。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高速公路、铁路建完了就建完了,不可能像民营经济那样创造滚雪球的效应。”他说,“假若把这些钱投到民营经济中去,民营企业有更多的资源赚到更多的钱,再进行转投资,产生7-8倍的投资效果。”

    此外,扩大居民消费也要从扶持民营经济、藏富于民着手。“中国老百姓的工资增长率相比于通胀率是负的,手里没钱因此不想消费。而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大家也不敢消费。”郎咸平指出,民营经济雇用了90%以上的劳工,只有扶持民营经济,增加企业利润,才可能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并提高居民收入,实现藏富于民。

    3、巨资支持下的国进民退有损市场公平

    四万亿巨资虽然投入的是产业和项目,但可以预见,实际上大部分将落入央企、国有企业手中。这将会使国企富者更富,而使民企穷者恒穷。这些落入国企的投资会不会被国企挪用投入热门行业,成为国企子孙公司们的无息贷款呢?

    今年6月,北京朝阳区广渠门15号地块的拍卖现场,央企中化集团所属方兴地产以40.6亿元天价,击败知名民企SOHO中国等房地产企业,夺下下京城“新地王”桂冠。今年4月到6月,在活跃的土地交易市场,闪现出不少国企企业跑马圈地的身影,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新地王”买家也都是国企。

    今年7月,央企中粮集团联合厚朴投资以61亿港币收购蒙牛集团20.03%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近一年来,从鹰联航空被川航重组,到宝钢收购宁波建龙钢铁,不难发现,在民企正陷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无法脱身之际,国企却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向地产、食品、航空、钢铁、石油、煤炭等资金密集性行业全面出击,改变着中国经济格局。国进民退造成新了的市场不公。

    4、中国企业500强仍然还是500大

    最近,中国企业500强出炉,前10强分别是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工行、中国移动、建行、人保、中行、农行、中化集团。数据显示,中国企业500强在世界500强中的占比继续提升,入围数量已超英国,达到34家。而就利润而言,中国500强以净利润1706亿美元,成功超越净利润989亿美元的美国500强,整体绩效实现了“超英赶美“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企业所受的冲击远远大于中国。中国500强的净利润较上年下降了12.4%,而美国500强较上年缩水84.67%。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500强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建筑业、煤炭采掘及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等5行业,是入围企业最多的行业。可见,500强仍旧主要是“大老粗”。而且,美国前10位最赚钱的企业,5家属IT,2家属能源,其他分别属零售、日化和医药。而中国最赚钱的10家企业中,6家属银行,3家属能源,1家属通信。中国500强企业中只有220家涉及海外业务,国际化程度在三成以下的企业占86%。总之,中国500强中高新技术企业、新兴能源企业偏少,国际品牌、跨国集团更少。500强依然是依赖资源和制造优势,并不是管理和技术优势,500强依然是500大。

    5、新能源狂热凸现扩张过度

    最近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似乎把新能源当成了救命稻草,美国新复兴计划的核心是培植新技术和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欧盟各国为了强化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也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目前,中国光伏发电占世界40%,风电仅次于美国,但是,目前中国超过一半的省份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在做新能源发展规划。江苏13个地级市中有10个要打造新能源基地,全省省计划2011年实现新能源4500亿元,而2008年才不过900亿元。山东省的规划中,新能源产业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五大产业。青海宣布将在柴达木盆地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G瓦的太阳能电站,甘肃要在酒泉建立世界首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上海、浙江也争相出台了新能源产业规划。

    在各地争先恐后的新能源狂热之下,相关的政策措施、质量体系、配套环节却迟迟没有出台。如果国家不加以整体规划,积极引导,必然会造成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盲目集中,局部产能过剩、全行业整体竞争力低下。实际上,现在中国新能源的自主研发能力很弱,没有国家的研发团队,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都依赖进口,连生产线都得依靠进口。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