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诞生
对于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并没有因为不缺乏患者和收入而过着舒服的日子。不仅要承受患者的抱怨,很多慢病、普通病也积压在医院里边,医院资源被占用后,新的病人又没有办法收治,整体上必然降低了医院的使用效率。
2006年底开始,刘帆和人民医院的同事们已经开始构思寻求思路改变现有的模式。被称为“IDS”的整合性医疗卫生医疗服务被引入进来,但刘帆和同事们却不知如何实施。因为在旧的模式下,人民医院和社区或二级医院谈合作,很可能引发利益的“猜疑”。就在这时候,他们跟西城区政府有了一个沟通机会。
西城区的医疗卫生规划包括了从楼门员到社区服务站到社区服务中心,到所属二级医院的合理分布,西城区包括七个街道,每个街道都有一家二级医院,而且每家二级医院都具备特长,骨科、中医、肛肠等一应俱全,并且互相不存在竞争关系。人民医院和西城区政府一拍即合,开始了联动探索。
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理念是西城区区域内把所有的医疗机构整合,然后进行功能分区,让三甲医院承担起“疑难急重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二级医院定位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区域,让社区回归它六位一体的功能,“防病、保健、康济”。在这种整合模式下,各级医院通过功能互补、功能分区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服务链,这样病人不管到哪一级医疗机构,就进入了共同体服务范围内,下一步如何转诊,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由共同体内的医生共同解决,不需要病人盲目的登门求医。
这是一种IDS的理念,这种清晰的定义将不同级别种类的医疗卫生相关组织机构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活动和运作通过拥有或结盟形式进行协调整合,为病人甚至健康人群提供高效、安全、优质、无缝隙的、一体化的健康及疾病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