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IT让灾难降低 三分钟报告地震灾情


    【IT168 信息化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局通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北京等地均有震感根据四川省地震局发布的消息,截至12日17时28分,发生300多次余震,最大震级6级。这次地震是继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两县发生7.6级地震以来,近32年发生的四川省内首次7级以上地震。截至13日零时,四川地震灾区已发现死亡人数近万名,甘肃、陕西等其他地区死亡人数180多名。

   
    图为震中所在地。

    防震减灾,IT当关

    发生在眼前的四川震灾,让人们立刻想到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32年前的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7.8级大地震的出现,仅仅只有十几秒的地动山摇,24万生灵涂炭,16万人滴血负伤。四川地震、唐山地震,震级相差一摸一样,受灾人数天壤之别。

    无法用言语表达这种悲痛,但悲痛过后总需要寻找原因,为什么唐山地震会带来这么大的伤亡?无可逃避,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在1975年我国曾经成功预报了海城地震并实现了提前撤离,但由于两个城市不同的地质情况,在唐山没有像海城那样足够的前兆表明地震的来临。同样,此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是造成惨剧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城市建设时是否考虑过足够的抗震要求?在地震发生后,是否快速地确定了地震地点,并及时传送到中央政府?在震后救援中,是否有足够快捷的响应和清晰的安排?……

    这场惨剧的背后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有意识上的,有管理上的,有协调上的,有反应速度上的,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技术上的。在当时,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去预报地震的发生、观测并确定地震的准确地点、迅速传递地震信息、及时对灾情进行反应并投入救援力量等等。以地震观测为例,尽管当年在唐山附近就设有地震台站,但简陋的模拟地震仪在地震发生时直接超出了量程,无法判断地震的位置。而在地震信息传递上,由于当年还只能是电报发送信息,国务院在收到信息常常是在多个小时之后了。还有应急救援,由于只能通过电话来指挥、调度,在救援的分配、实施等方面无疑大大受限。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些每一个技术瓶颈都让唐山人的生还希望减少了一分。

    事实上,防震救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防震救灾的发展史也同样是观测、通信等技术发展史,甚至可以说,技术的发展还在推动着防震救灾的发展。以地震通信手段为例,从人手相传到邮寄,再到电报、电话、短波通讯,再到拨号上网、宽带网络,正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地震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在地震监测方面,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最简单的地震仪到模拟地震台、遥测地震台,再到现在的数字地震台的发展过程。

    到今天,看看任何国家的防震救灾体系,怎么能离开IT技术?地震观测台站是数字化的,震害防御需要对以往发生的多次地震信息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应急救援要想迅速、快捷,当然不能没有现代多样化的通讯技术。如果说,在许多其他行业,信息技术还只是一项工具、一种手段,甚至一种基础的时候,那么在地震行业,信息技术已经和防震救灾的业务工作融为一体了。

    或许有人说,由于地震的特殊性,很难实现100%的信息化,目前我国地震领域也只有80%实现了信息化。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当前难以实现信息化的领域,是由于对地质了解的不深入或各地尺度不一致等情况。例如,在水位监测上,由于各地测量水位的标准不一样,因而难以实现计算机控制,但如果对水位的了解形成了一个可量化的体系,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当然,计算机不可能代替所有的人工操作,但从防震救灾这一对反应速度要求非常高的领域来说,在大部分环节智能的计算机或许比人更有效。同时,由于地震预报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地震灾害很多时候不可避免,但IT的作用是将这种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减震救灾,IT当关。这也就是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的原因,这也就是我国首先建立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技术系统的原因。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