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网络革命2.0

编者按:在Web 2.0的浪潮下,互联网的声音将体现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个性化,这将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传统面貌。 

  “到农村去,像红桃K一样刷广告!”在上海黄浦江边的一个星巴克咖啡店里,一群人七嘴八舌地给王建硕出主意。王建硕是客齐集网站中国区负责人,此时他正端着一杯咖啡,与众人兴奋地讨论如何让大多数中国人知道客齐集。参加聚会的都是与互联网业相关的网站负责人、风险投资商与媒体人士。在同样的地点,几乎每周都有类似的聚会,他是所有这些聚会里的核心角色之一。
  
  客齐集这家分类信息网站开张才半年,但因为王建硕在Blog(网络日志)世界中的名声而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五六年前,王建硕曾经也是互联网热潮中的一员,在大学阶段他参与创办了一家名为“火速”的网站,最终他没有坚持下来。当王建硕此后进入微软公司(Microsoft)在上海的全球技术中心工作时,他恐怕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如此之快重演“武士归来”这一幕。
  
  让王建硕重新燃起网络激情的,是一个被许多人阐释为新互联网或社会互联网的“Web 2.0”浪潮。
  
  人们习惯于把Web 2.0与以下新应用与新技术划上等号:Blog、Wiki、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分类广告、六度分隔理论、RSS和Tag技术等等。它们提倡分享、开放和交互,并且喊出“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分享者”的口号。Web 2.0发动的互联网革命从大洋彼岸发端,迅速演变为互联网上的滔天巨浪,连一贯谨慎的严肃媒体们也开始站出来响应:看,这就是“大众力量”的崛起。

崭新的互联网

  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出Web 2.0的准确定义,人们只能把Web 2.0作为一个现象描述。最广为传播的Web 2.0描述来自吉姆·昆尼(Jim Cuene)。今年5月,在美国明尼苏达波利斯交互营销协会举行的一次沙龙上,这位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客户分析和交互策略专家用Web 2.0来概括2003年之后一系列极富创新的互联网应用:在线图片网站Flickr、地图服务应用Google maps、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社交网站Friendster、美味书签(Delicious)以及Blog。
  
  Web Service领衔的技术革命帮助Web 2.0打破了传统的互联网概念。API、Tag、RSS、Ajax这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构成了Web 2.0的技术基础。在昆尼看来, Web 2.0时代的互联网是向可读/可写的平台的进化,更像是一个应用程序而非我们所看到的传统网页,这无疑是“纯粹的新互联网”。 “Web 1.0 的模式是读, Web 2.0则是写和贡献;Web 1.0是静态的,Web 2.0是动态的;Web 1.0的内容创建者是网页编写者,Web 2.0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内容。”他总结道。
  
  互联网中个体的声音已经无法阻挡。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的强烈个体需求,在Web 1.0或者门户时代,用户常常只是一个ID符号,Web 2.0则起到了将用户真正转化为活生生人的作用。“Web 2.0是用户的互联网,它将满足用户两方面的需求:个性化和社会化。”洪波在自己的Blog里写道。这位中国知名的Blogger和互联网评论家认为: “去中心化”是Web 2.0代表的最重要的趋势。“Web 2.0的实质是互联网对用户的重新发现,或者说是用户对互联网的重新发现,其背后是用户自主意识的觉醒。”他写道。
  
  未来互联网的话语权将掌握在个人手中,而不是过去的门户网站手中。Blog这些新生的事物帮助信息向个人集中,互联网的声音体现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个性化。这些无疑将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传统面貌,也同时将改变互联网产业的格局。
  
  即使是互联网世界的领导者也不得不正视挑战。
  
  亚马逊公司(Amazon Inc.)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用Web1.0形容亚马逊以前的网页,“人们创造内容,但却是用机器来发布它”。他在去年的Web 2.0大会上大肆描绘Web 2.0的美妙世界。以前亚马逊公司的服务器只为在线购买者制作网页,如今,这些服务器却转播数据,允许开发人员从亚马逊公司的目录中吸取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放入比价软件,或者拉入到亚马逊公司的存货系统。“Web 2.0将使互联网对计算机更有用。” 贝佐斯充分肯定Web 2.0的革命性作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