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从田间到餐桌 RFID补足食品安全短板

  【IT168 专稿】“纸馅包子”被证明是一个精心炮制的虚假新闻,但是这一事件引起的巨大反响再次折射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毒粉丝,毒大米,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多宝鱼,福寿螺,红心蛋……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一时间让中国的老百姓“谈食色变”。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消费者对于“该吃什么、还能吃什么”产生了犹豫和疑惑。为何在如今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情况下,食品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面临“大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是现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之一。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产生了犹豫和疑惑。

  大自然恩赐万物生灵食物以维护生存,延续种群,这些食物都是来自于大自然是安全的。人类当然也受到自然的恩与,人类具有智慧还懂得自己制造食品。不是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饮鸠止渴”,当然也不会去吃有安全问题的食品。

  但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不安全了!大米是陈年腐烂后被用工业原料抛光的、蔬菜含有巨毒的农药残留、水果是用激素催熟的……

  一个个食品安全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今面对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中国的食品安全面临大考。

RFID,补足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块“短板”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在从田间到餐桌的长链条中,相关部门制定了一整套监管规章和措施,但是食品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除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部门亟需整合之外,食品安全事故难以杜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缺乏“问责制度”。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