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级医院的“后进”样本

编者按:中级医院的IT建设,要比大医院难度小。但要下决心做,则需要医院有足够的动力。

  当2003年王兴接任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下称顺义医院)院长时,240万元亏空、 1,000万元贷款,例行审计的结果让他忧心忡忡。与其他公立医院的体制一样,顺义医院是差额事业单位,即当地财政拨一部分款,其余的收入要靠自主经营。

  既要在现行体制下“激活”医院的经营,又要化解顺义区医疗资源的紧张状态,王兴觉得那时的顺义医院像处在一只橄榄的中部,两头有巨大的空间,却始终难以突围。

  其实,中级(二甲)医院中这样的尴尬并不鲜见。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了小毛小病,他们情愿到社区医疗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去诊治;而生了大毛病,又都一窝蜂地涌到三甲医院。而对于二甲医院来说,在双重夹击下,还要解决医院的经营问题,这就需要医院采取一定的手段来突围。

  与顺义医院相似的是,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下称徐汇医院)在几年前也面临着困境。尽管医院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淮海中路。可仔细分析下来,这个地利之便反而成其负担。随着城市改造,该区域的普通居民人数急剧下降,而商务和消费功能定位日趋显著。前来就诊的多是对医疗水平和就诊环境精益求精的高端白领,更何况周围既有经济实惠的地段医院,又有综合实力强劲的瑞金和华山等著名医院。这种“前有来者,后有追兵”的局面正是许多中级医院所面临的共同现实。

  观念比较前瞻的王兴,选择了从IT应用入手。“顺义医院的信息系统真正发挥了作用,所有业务都在上面用得很好。”东软集团数字影像系统实施负责人李庆刚说。他给国内30多家医院实施过信息系统,其中不乏优异的大医院,然而在他的经验里,顺义医院是其中IT应用水平相当不错的。

  徐汇医院在两年前也利用IT手段大幅提高了医院的数字化水平。医院花费巨资进行了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和医疗信息系统(HIS)建设,而这样投入正是为了实现医院数字化、人性化和精品化的目标。

改革业务及管理流程

  徐汇医院的主要病人群体就是附近商务楼里的高端白领。白领们寸时寸金,如果该医院仍然是挂号、排队看病、检查、划价、等待检查结果、找医生开药、再次划价、取药等传统就医过程,白领们很有可能没有耐心等下去,而很快流失到大小两级医院里去了。

  而顺义医院在没有上马HIS系统之前,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他们的医疗对象是北京郊区的城乡居民,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效率低下的流程客观上减少了他人就诊的时间。

  顺义医院检验科的李大夫回忆说,以往每天下午3点门诊统一发放CT、验血等检查结果时,总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混乱,“纸质的报告不仅出来得慢,我们要一张张手工填写,出来后全部堆积在一个工作台上,患者自己去翻找,重名的人没准就拿错了。”

  对于药品环节的管理,也是让顺义医院伤脑筋的问题。医院药品采购及内部流转环节繁多,药品的存放地点也不统一。顺义医院有中心药房、病区药房、急诊药房,现在还设置了发热药房,药品从采购到药物的储存再发送到中心库房,经过医嘱和护士处理、配药、再由护士把药取出送到病区发送给病人,“这个环节很长,也很复杂,很难说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王兴表示。

  管理上的混乱、业务流程的效率低下,都成为中级医院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