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数控加工的可视化仿真

吵架是门“必修课”

  实施任何IT项目都必然涉及二次开发,但对IT供应商来说二次开发量越小越好,不用二次开发当然最好;但用户却希望IT供应商能尽量按自己的意愿去二次开发,于是围绕要不要二次开发开始了无穷无尽的“争吵”。

  IT供应商为减少工作量而跟用户“扯皮”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情况是,客户提出的问题,软件本身就不具备解决能力。为了个别客户的需要,而改动原代码,IT厂商当然不乐意,于是找各种推辞。第二种情况是,软件本身有这种功能,但负责项目实施的工程师不知道有此功能。南京某企业在实施ERP时,希望实现某项报表功能,而负责项目实施的工程师一口咬定无法实现此报表功能,双方开始了无休止的扯皮;后来,Oracle的工程师到现场一看,说:“根本不需要二次开发,Oracle的软件本身就有这项报表功能,只不过国内的用户从没有用过。”第三种情况是,明明知道能实现此功能,但因为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太大而不愿意实施。对此,用户最经常的做法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死盯着项目;而最有用的法宝当然是压着项目款。

  当然,在项目实施中个别客户也给IT厂商设置“陷阱”。首先是逼迫IT企业去做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某玩具厂在上财务软件时,在合同中注明“业务流程要做适当调整”;但项目开始实施后,老板提出要设立两个密码,一个密码给自己用,一个密码给税务、工商部门用。两个密码的背后,当然需要修改软件参数,建立两个数据库系统;给自己看的数据库希望越准确越好,给税务、工商部门看的数据库,希望输入100元的销售数据但在系统上显示只有80元;输入100元的采购数据,而在系统上显示150元,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编制了作弊软件,一旦被查处,软件厂商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是,不断提出新需求,但并不买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经常会提出一些新需求;如果解决不了,客户就抱怨;而新的需求往往又涉及二次开发,工作量比软件实施的工作量还要大,而用户又不愿意付费。对于此类难题,IT厂商惯用的手段就是“拖”,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拖来拖去就拖没了。让IT厂商更气愤的是,客户说了话不算数,让IT厂商做了大量无效劳动又不买账。装修房子的时候,房主如果觉得已经做好的墙不满意,决定拆了再建一堵;他就必须为拆掉的那堵墙付钱。开发软件就不一样了,按照客户的要求开发完了,此时客户才发现此软件并非其想要的东西,决定废了重做,但多数客户不会为自己的错误决策而付费,因为经常有人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把好“质”“量”关

  二次开发必不可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正如“茅台虽好亦不可贪杯”;在IT项目实施中,CIO一定要把握好二次开发的过程和开发量,从不同实施阶段、开发难度、对改进流程的帮助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二次开发的必要性。总的来说,以下几项值得CIO注意。

  首先,要把握好二次开发的“量”。二次开发是在软件功能模拟运行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作量一般比较大,需要一定开发时间,可能会延误项目实施进程;另一方面,将来还可能影响到软件版本升级。有些软件供应商提供免费或收费很低的系统升级;如果不升级,新版本的长处无法应用;如果升级,则面临着重新进行二次开发的可能。因为软件供应商在进行新版本开发时,根本不会考虑某个特定用户在旧版本上所作的二次开发。一般说来,成熟的商业软件能满足企业95%左右的业务需求,只有5%左右的业务需求需要二次开发来实现;因此二次开发的量也一般在5%左右。其次,要增加或修改软件功能,需要软件供应商提供支持二次开发的工具,还可能需要系统源程序,但并不是每个软件供应商都愿意提供源代码。此类问题一定要在签订合同前考虑周全。另外,正在实施的信息系统与已建信息系统间的接口,一定要由企业自己去开发,尽量不要委托给软件供应商去开发,因为原有信息系统的源代码只有企业自己知道。再次,二次开发要只改格式,不改数据定义。当需要增改字段时,尽量使用系统中已有的备用字段,灵活使用系统的备用字段,以不动数据库为基本原则。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