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揭秘ERP合同签订的六大陷阱及对策

陷阱五:年度技术支持,服务方式避重就轻

  由于ERP项目比较复杂,在项目成功后,还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企业一般在项目完成后,还会跟软件提供商签定年度支持服务合同。按照行业惯例,软件供应商一般按照软件使用费的百分比计算年度支持和维护费用。
  
  有些软件供应商在合同中,没有明确服务的方式,或者故意不明确服务方式;有些供应商虽然注明了服务方式,但一般都是通过电话、EMAIL、远程控制等方法提供服务,一但客户需要上门服务就要加收昂贵的上门服务费。
  
  应对措施:
  
  ① 合同中明确提供服务的方式,特别要注意,约定上门服务是否为免费服务,因为对ERP来说此类服务往往是必须的。如果上门服务收费,需要商定一年几次免费上门服务,超过次数的收费标准等。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② 还要明确年度支持和维护费用的收取方式,是固定费用还是每年调整;
  
  ③ 要明确具体包括哪些服务内容,如二次开发支持、升级后新功能的培训、定期培训班等等。

陷阱六:新增用户许可证,购买不打折

  市场上大部分ERP产品按用户数量收取软件费用。用户一次性购买的用户数量越多越,优惠,但合同中往往不会标明用户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费用。因此,当企业需要增加用户数量时,供应商往往一点折扣都没有,甚至会随着软件市场价格的提升,价格还会有所提高。
  
  应对措施:

  
  在签定合同时,要预计可能需要的用户数。同时,在合同中明确,以后用户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费用,最理想的是争取到跟一次性购买相同的优惠价格。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