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家企业,因软件提供商提供的ERP产品有漏洞,顾问花了两天的时间同项目组成员才找出漏洞所在。结果,后来公司发现,这两天的时间也算在顾问的培训时间之内,就跟该对方协商,但是,因为合同没注明顾问培训时间的计算方法,所以,客户也拿他们没法。
应对措施:
① 合同中明确实施支持的具体内容和费用;
② 明确负责主管和职责,并注明:未经公司同意,不得随意更换项目负责人;
③ 明确可以享受的免费服务;
④ 明确服务的计算方法及各方的违约责任。
陷阱三:系统培训偷工减料
ERP项目培训是ERP项目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ERP培训包括高层培训、中层培训与操作员培训,各种培训的内容、侧重点各不同。有些供应商为了节省培训成本,会因高层事务繁忙而放弃对高层的培训;也会把中层培训跟操作员培训放在一起……这些偷工减料的做法,都会影响ERP的培训效果。
应对措施:
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提供的培训课程、相应的人员,资料、费用和时间安排。一般而言,可以要求软件供应商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培训时间。尤其要注明各类培训的时间,防止顾问把培训时间挪做他用。
陷阱四:二次开发漫天要价
在ERP项目中,软件提供商为了避免用户过多的二次开发,一般都会注明二次开发的费用,由公司承担。但是,往往没有注明二次开发的费用如何计算。面对用户提出的二次开发需求,有些提供商漫天要价,一个小时XXX元,而一个小小的需求快则一天,慢则三天,比抢银行还赚!
应对措施:
① 合同中明确:若是产品自身的缺陷,那么软件提供商要免费的为其修改,并要大致指明,哪些情况是产品自身的缺陷;
② 要争取一定的免费个案。一般来说,企业在表单上增加一些字段、修改报表的格式等等都是常见的个案,并且修改起来也是比较简单。所以,公司在签定合同时,要争取此类个案软件提供商能免费为其修改。
③ 明确二次开发的计费标准。因为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所以,对此进行评估比较困难。企业可以根据代码的行数等更加量化的标准进行价格评估。最好的方法,还是在签合同前,确定需要修改的个案,直接算到合同价格中去,这样,可以争取较大的折扣。避免因供应商二次开发费用不打折而造成信息化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