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揭秘ERP合同签订的六大陷阱及对策

  编者按:用户与软件供应商,一个买方一个卖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合同中明争暗斗在所难免。作为用户需要注意哪些,才不会被软件供应商当作“老外”?期待你的高见,编辑信箱bbmicky@it168.com,或与编辑实时交流。
  
  【IT168 专稿】企业选购ERP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面对陌生的ERP软件与服务,如何签订购买合同?稍不留神便会掉进软件提供商设置的陷阱中去。

陷阱一:产品升级收费含混不清

  在合同上,只写明当前版本,没写明产品升级后,怎么办!有的软件厂商,借产品升级的机会,向客户收取版本升级费用;有的软家厂商,虽然产品升级是免费的,但是,相关个案同时要升级,就要收费。
  
  此外有些供应商,会因现在“产品还不稳定”或“现升级客户多,怕到时出现问题,维护不过来,从而影响客户系统运行”、“二次开发过多,故升级时间较长”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借口,不想或推迟为客户做升级。
  
  应对措施:
  
  ① 在合同上明确现在使用的版本号,以及在可预计的将来,可以免费升级几次;
  
  ② 由于产品自身漏洞所造成的产品升级,要能够终身免费升级,同时,相应的二次开发的个案也要做升级;
  
  ③ 注明升级完成的时间,客户可以根据需要,提出升级的请求,公司要无条件的为其升级,并保证在提出“申请之日起XX时间内”,完成升级工作,同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陷阱二:顾问费用标注不清,人员指派不明

  在软件厂商提供的合同上,会注明实施顾问辅导的时间及费用。但往往不会注明若项目无法按时完成时,增加的实施顾问费用如何计算?还有的ERP服务提供商,随意更改实施顾问,签合同后,让资质较浅的顾问来负责项目。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