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制造企业如何撕开管理信息化关键防线

ERP是CRM、SCM、CIMS的核心

 
    当前,许多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在设计中,往往都以ERP系统为前提和基础。各种应用软件一般不去重复ERP已提供的一些功能,而是在ERP运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ERP已有的功能,对某些功能予以延伸、扩大和丰富,或者提供某些专题的优化功能。
 
    ①CRM和SCM扩展的是ERP的销售管理和采购管理功能。CRM扩展了ERP的销售管理。传统ERP的销售管理主要面向企业内部的销售职能,CRM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企业销售合作伙伴,如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的业务联系。分销商通过网络和企业的ERP系统了解企业产品的研制、生产、计划、库存、质量、价格等各种有关的生产经营信息;企业也可以通过CRM系统了解市场和客户的各种信息,如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动态、客户和潜在客户的资料、竞争对手的动态等。企业的ERP系统通过这些信息,可进行有关的预测和决策,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CRM 和ERP是相辅相成的,ERP与CRM相结合使ERP如虎添翼;如果没有ERP支持,CRM也成为空中楼阁,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同样道理SCM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采购功能的延伸,它通过网络将企业和供应商、外协厂等合作伙伴联系起来,ERP向供应商提供物料需求计划信息、库存信息、采购定单等;供应商向企业提供材料和发货信息。因此,供应链管理如果没有ERP的支持也成为无源之水。
 
    ②准时生产(JIT)、先进计划与调度(APS)、约束理论(TOC)等方法弥补ERP在企业中应用的不足。比如传统ERP只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而对于大批量流水生产方式不是很适用。而如果将ERP中的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准时生产(JIT)结合起来的混合制造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大批量的生产管理问题;又如传统ERP的能力需求计划(CRM)是建立在无限能力概念的基础上的,也即在安排生产计划的时候(MPS—MRP)暂不考虑生产能力的限制,在通过CRP进行能力和负荷的测算后,如果能力不平衡时,是靠计划调度人员去解决。这样在市场和客户需求发生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为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造成很大的被动,因此,提出了应用有限能力计划的需求。APS、TOC等模式的出现都是为了弥补传统ERP的不足,提供了先进的生产作业计划的排产和优化的方法。
 
    但是,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ERP系统的基础上,利用ERP提供各种基础数据和基础的管理功能,在ERP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完成本身的优化功能。电子商务(CE)和商业智能(BI)与ERP系统的关系更加密切。CE可以为传统ERP增加强大的网络功能,使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业业务摆脱传统的通讯方式,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这大大地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BI则完全离不开ERP系统,它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所用的基础数据绝大部分来自ERP系统。
 
    ③CIMS集成的核心也是ERP。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制造业企业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的最高境界。CIMS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企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仓库和搬运、以及管理信息系统(ERP)等单元自动化技术系统集成起来。提高制造业企业综合自动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但是,它的工作离开ERP照样玩不转。ERP系统通过产品数据管理(PDM)接口,从CAM、CAPP取得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数据,产生和维护ERP的基础制造数据(如BOM、工艺路线数据等),为ERP系统编制生产计划打下基础;反过来,CAD、CAPP、车间自动化以及自动化仓库等分系统也从ERP获得所需的有关设备、材料、库存、计划、生产进度等的有关信息。因此,ERP系统与CIMS各分系统有着密切的、双向的、互动的联系。如图2所示。
 
 
    综上所诉,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面对诸多的自动化技术的选择中,企业不可以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盲目地选择高层次的管理软件,而忽视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工作。首先,企业要认真地分析自己信息化的现状和真正的需求,如果企业当前还处在手工管理或计算机局部管理阶段,则应该选择ERP为突破口,先理顺企业管理,整顿好企业的基础数据体系和业务流程,将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使其正常运行,练好企业管理的内功。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锦上添花,引进更高水平的管理方法和软件,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踏踏实实地健康地成长,降低信息化建设失败的风险。
 
    如图3所示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