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厦医院头戴钢盔上班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对医疗纠纷的深度关注。面对频频发生的医疗纠纷,如何用IT手段降低就医风险和成本、优化医院管理,减少医疗纠纷?
医院的困惑
近日,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王韬告诉记者,医院的纠纷这么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医院的医疗行为不规范,没有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质量进行控制。医院原来的管理模式靠的是人,这种“手工管理”的模式已经不适于当今医院的形势所需,“手工管理”模式必须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医院的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目前还不能像汽车等制造业一样,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经电脑控制,但医院必须建立自己的监控系统,这将降低医疗费用及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王韬认为,信息中心主任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更多的还要站在医院的角度想,院长要求各个部门、科室的制度都建全。目前,北京天坛医院的监控系统专门有一个院长查询系统。院长在电脑上可以查询到在每个时间段内,每种药的用量是多少,是哪位医生开的,这位医生开的数量是多少,给一个病人开的最大的药量是多少,是否有大剂量用药的情况。而在过去,医院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只能依靠翻处方来实现。
另外,天坛医院将很多诊疗常规有机的融合到医生工作站电脑系统中,将制度上的东西落实到实处。每当医生在电脑上开医嘱时,电脑会监控医生的医疗行为,起到实时警示的作用。例如,在门诊部医生开药的数量(或天数),以及抗菌素、毒麻药品的权限都由医务处和药剂科共同确定。这些规定经过电脑设置后,医生每天开的药量和品种就会受到限制,从而控制了药品的数量。还有,现在门诊医生工作站自动限制一张处方开5种药,而原来手写处方经常超过5种,病人报销时才知道开多了药,造成很多纠纷。
目前,医院对推进医疗质量的办法是转变医疗模式,包括从静态的管理转变为动态的管理、从终端的管理转移到环节的管理。从原来一些定点的检查变成对全过程的检查,这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要把医院的所有医疗过程都要纳入医院的信息化监控体系中,其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天坛医院对临床信息活动进行了技术监控,而这和整个医院流程相比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王韬认为,医疗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持续改进,信息系统也需要不断地升级、更新,这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