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电子巡警”实时监控 杭州西湖打造“首善之区”


评论就在页底,别忘了填写你的注册ID哦!

  【IT168 专稿】2005年10月1日,一辆牌照为“粤BR9358”的桑坦纳轿车神不知鬼不觉地驶入了杭州西湖边的一处隐秘地带。这辆车上坐着的正是杭州“8.20系列团伙车盗案”的犯罪嫌疑人,两个月前,该作案团伙用套锁开后备箱的手段,连续盗窃了五辆停放在景区的机动车。这次秘密返回,显然又想故伎重演。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进入了公安人员的严密监控之中。几个小时之后,该犯罪团伙全部落网,8.20要案成功告破。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密布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由500多个前端监控探头和后台解码器、数字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等高科技设备组成的全方位网络监控系统。正是根据监控点的录像回放,公安民警才迅速锁定了8.20要案的作案嫌疑车辆,并将其一举抓获。借助这套系统,杭州市公安局景区分局已查处违章行为及不文明现象1600多起,逮捕犯罪嫌疑人34名,刑事案件同比去年下降16%,并协助侦破了“12.27灵隐白乐桥团伙诈骗案”、“孤山5.22抢劫案”、“8.20系列团伙车盗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使西湖景区博得了杭城“首善之区”的美名。

模数结合 摆脱公安监控“信息孤岛”

  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风景名胜区面积为59.04平方公里(包括5.7万亩山林和7.1平方公里西湖水域),现有人口4.1万余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家。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景区每年流动人口达到3000万左右,景区分局还担负着近百批次的警卫任务和数十项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管理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

  2002年,西湖灵隐景区内无证导游泛滥,非法拉客行为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杭城形象。为加强治安防控力度,分局争取投资20万元在灵隐通道内试装了16个模拟监控探头,这是监控系统的最初构思和模型。没想到这一招很快见效,彻底解决了灵隐通道内难以根治的面上秩序管理问题。年底,分局领导就在景区内建立全方位网络监控系统向上级作了专题汇报,并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批示,系统建设也随着第二年的西湖改造全面铺开了。

  但是,在监控系统的构建模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据杭州市公安局景区分局科技科科长王炜介绍,当时全国的监控系统采用的都是“纯模拟”的构建模式。模拟监控系统的优点是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图像清晰度高,但其最大的弊端是信息无法共享,且安装设备须物理链接,耗资巨大。结果是,所有的监控信息都难以走出监控室,形成了一个个监控的“信息孤岛”,“我们认为监控也是一种信息,既然是信息就需要共享,不能共享的信息就是孤岛。”

监控中心

借助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

  2003年,分局技术骨干受市政府委派赴加拿大学习,重点考察了当地的桢中继数字监控系统。加拿大的数字监控系统采用了最新的视频服务器,它能把前端采集的信息转换成数字格式,再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警务人员也能通过网络操纵探头云台的动作,实现基于数字化手段的多级远程控制。尽管当时的编解码技术还不成熟,前端图像经数字化处理后清晰度较低(分辨率只能达到352x288,VCD画质),但这种数字监控系统能充分利用公安部门的内网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

监控系统

用户可切换任意一组镜头,选择自己的浏览方式。图为系统运行界面。

  经过反复论证,杭州市公安局景区分局决定应用“模数结合”的混合模式:在前端(派出所监控室)采用模拟信号,以确保监控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后端(分局指挥室和共享单位)则采用国外非常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利用现有的公安网络资源实现图像信息共享。这种混合建设模式在推动信息共享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资金投入,“如果用光纤和模拟矩阵设备进行模拟联网,线路成本十分昂贵,布100个监控点就要花1000多万元。而我们现在布设了516个监控点,投入只有1800万左右。” 王炜告诉记者。

  目前,分布在南山、灵隐、九溪、岳庙、柳浪、水上和分局七大片区的516个监控探头已覆盖了景区的所有核心区域,警务人员可以通过多画面分割、电子列表、镜头轮跳等系统选项浏览任意一组镜头;随着编解码技术的成熟,部分共享图像清晰度得到了显著改善(分辨率达720X580,DVD画质);公安内网的升级(去年从百兆升级为千兆)更提高了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即使是远在北京的公安部领导也能够通过网络查看杭州西湖的实时影像。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