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机制设计先于工程设计,业务可行性重于系统可行性
在很多信息化的规划中,直接提出了一些信息化工程项目,这并非不可以,但是多数对这些项目的描述中,缺少对这些业务运行机制的考虑,而过多地考虑信息工程技术上的安排。
信息技术固然重要,但合理的运行机制设计的影响将更为深远。很多失败的信息工程业务并非缺乏经费,也不是碰到了什么技术障碍,而是因为缺少能持续发展的机制。一项业务如果缺少激励的机制,缺少扩大再生产、不断改进的能力,那终归是要萎缩的,因为它缺少业务成长的DNA。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机制的设计上。在做项目可行性研究时,一定要把业务的可行性研究放在前面,业务长久运行的可行性通过之后再去做信息技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合理的业务设计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改进与改善系统设计的缺点,然而再完善的系统设计也不可能纠正不合理的业务设计。
对于信息化业务的建设来讲,合理的业务动力机制决定性因素,是这项业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内因。适当的温度只能使鸡蛋变成小鸡,对石头却无效。如果一项业务的先天机制不对,给钱再多也做不好,所以合理地设计业务模式,选择恰当的机制最为重要。我们应将不同性质的业务分别交由政府部门、企业与非盈利性组织来做,发挥不同机制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将业务的需求与机制的优势搭配得很好,那么规划项目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七、地方信息内容建设规划不能照搬国家的信息内容项目规划
一些地方在制定本地信息化规划时,总是希望与国家方案保持一致,最好是能像蜂窝煤那样上下对口。这样考虑问题在很多方面也许是合理的,但是对于信息内容的开发方面,如果照搬全国的方案,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信息内容的服务大部分是跨地区的,全国性信息服务的存在将会使局部的、同性质的服务失去价值。
我们应当先区别什么样的信息服务是全国性的、跨地区的,什么样的服务是本地性的。例如,社区公众服务类项目是本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公众服务是本地区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是本地区的。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信息服务做规划是有意义的。但是对另一类的信息服务,例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企业资信等等,虽然也会涉及到本地区的很多特点与需求,但用户还是会更多地需求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形势,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国内统一的市场,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本地用户会更关心整体市场的形势。而在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拆除了信息服务在地区上的障碍,全国乃至世界的信息服务商都会来参加服务的竞争,这会给有着地区局限性的本地类似的信息服务业务蒙上阴影。全国性的、全球性的信息服务大明星会抑制本地区同类明星的成长。
作为地方的信息内容建设,一方面要避开这类缺乏整体优势的业务,可以多做带有地区特点的业务;另一方面,可以在行业上进行选择,结合自己的产品优势来选定某些特定的专业化领域,做很专业性的信息资源建设,并力争在特定的领域中,做成全国较好的。这种特色化的、面向全国的信息服务不仅会使业务本身具有更好的竞争力,而且能有力地配合地区发展战略,对提高本地区的发展优势做出贡献。
八、信息共享要有焦点
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规划中,一个高频词是信息共享,但是我们在信息共享的方案中经常看不出共享应用的焦点,这种信息共享的方案,就会显得非常盲目,这是很糟糕的。这里要重申一个道理:信息资料不是越多越好,共享的数据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效信息应用的关键是要能聚焦。我们想看清某些东西,则必须忽略另外一些东西。忽略是实现清晰的必要条件。对于信息共享来讲,一定要有应用焦点,要想清楚,共享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着问题来组织数据,是应用问题导向而不是资料导向,这样我们就能够限制共享资料的膨胀,这对于控制共享服务的成本与提高服务的效率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的想法不是这样,他们是从资料出发,以为资料共享终归有用,共享内容越多越好,这样就把信息共享的作用夸大了,会使成本急剧上升,效率大大下降,原本很简单的信息共享应用也做不好了,过高的信息共享要求反而使信息共享成为经济上不合算的事情。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信息共享方案的选择是一个经济问题,要多做效益看得清的事情,共享的规模、范围小一点,效益会更有把握。我们不要迷信数据挖掘,以为必定可以找到大量有效的规律,数据挖掘发现成果毕竟是小概率之事,而建数据共享系统毕竟是要有很大投资的事情,这就像我们开采矿藏,必须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藏才开采。而信息共享系统也应当看到有稳定的、有价值的应用才值得建设。
九、规划设定的目标要力求清晰而具体
在本文一开头我们就强调规划的作用是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规划越清晰,越具体,它的导向作用就越好。四十多年前,肯尼迪为美国的航天事业拟定的目标是:十年内把人类送上月球。这个目标设定得非常明确,因而容易发挥作用。总目标的清晰化会大有助于各项目具体工作的正确定位,这会改善各项业务工作的协调,减少无用功。同时,目标的清晰也有利人们测量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这将有助于人们来调整改进的方向,使工作更有效益。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含浑不清的目标,我们将很难看清现状与未来目标的差距,我们将不知该怎么做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们已经强调过好的目标对于有效地调动组织各方面资源的重大作用,这里我们要强调只有清晰具体的目标,才是好的规划目标。目标选得好,规划的作用才会好。
十、利用后发优势,在他人成功的基础上做事
抄袭别人信息技术成功应用的经验,在各地信息化的建设中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反倒是一种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捷径。对于很多地方,特别是欠发达的地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吸取前人的经验来少走弯路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关注的重要方法。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由于我们普遍缺乏经验,所以成功率并不很高。因此每个应用单位都应当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应用项目的风险。慢一点没有关系,特别是那些资金、人才都比较紧缺的地区,不要去抢冒风险,等到先行地区做好了,再去取经也不迟。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学习与摸索的成本,提高建设的成功率。
提高我们的学习水平,首先要搞清什么可以照搬,什么不行。地区发展的战略是不能照搬的,因为各地的特点不一样。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方案是可以移植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搞懂,不清楚不行。各地的管理环境差异很大,这个地区很有效的应用,换个地区就可能不行。我们必须要认真考察该项应用的真实成果,而不要上面子成果的当。对先驱者碰到的每项问题要仔细调查,要了解他们在应用中碰到的酸甜苦辣,这将有助于改善相应的管理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极大地依赖于管理的改善。多了解成功背后的挫折故事会有很大的好处。
转自“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