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在于思维调整
我们的智能交通建设还在初级阶段,就是披挂外衣,也难副其实。虽然交通和公共交通的整体管理水平都在提升,然而距离“智能”还有差距,思维和战略的调整势在必行。
①智能公交调控要有大手笔。公交车“刷卡乘车”之后,乘客的出行数据已经实现了“精细化”,然而调控举措还未见出台。而且交通问题的实质和能源类似,在于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削峰”。“限车扩路”破解“出行高峰”的办法投入巨大,而如果利用价格杠杆,可能就简便易行。如在轨道等公交系统实行“早优惠”,在指定时刻之前给予6折刷卡优惠,或者出售“早晚月票”,可以轻易达到调整客流、充分利用道路资源的目的。
智能调节如果仅局限在一种运输手段中,难于获得效果。因此,智能公交意识要在高层决策实施。
②要改变机械管理的习惯。所谓的位置服务与定位技术正在如火如荼地应用,然而公交车辆却仍然不能一厢情愿地进退自如。路面上经常见到的情景是:拥堵之后,被困良久的公交车队一路欢歌地结队前行。而乘客们都知道,随着尾车的“短距离”跟进,新一轮的堵车或是延误又将开始。
在运行秩序被破坏之后,公交公司车队和司机的要求是恢复“秩序”;而对后续乘客来说,是希望“行车间隔均匀”。如果在总站有车可发的前提下,保持公交车的队列距离,就是保持了均衡运输。“智能”管理应当改变旧的机械发车秩序,而对运行秩序有新的理解和柔性调整。
③建立适应全局的运营平台,调控车队利益。公交运营体制和系统支持平台的关系还没有定论,宝贵的运力与大量的需求之间如何平衡利益,也还没有见到说法。其实只要有了数学模型,就可以更精细地实施管理,效果还会优于单纯的行政指挥。
总之,“人车路”是一个整体,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削峰!保持车速!间隔均衡!零换乘!成本和利润切分等等!要让信息化适应道路运输能力才有智能公交的发挥余地,才不会以牺牲服务质量和乘客增加支出为代价。
为“智能”打造应用环境
从北京的城铁13号线与环线地铁的换乘改造中,可以看出现代运输模式的要求是“全程封闭”,然而,两条线路的物理距离已经造成无法缩短的“硬伤”。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教训,活生生的事例。
在建设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中缺乏战略性思考,就会使智能系统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可能会在新的层次上重复上演。石景山的公交枢纽建设中提出,接受教训,坚决不在枢纽建设中安排房地产项目,这使乘客们看到了希望。
因此,笔者重申:硬件设施和技术的进步不等于系统思想的先进,没有一个先进的战略思想,硬件的优势也无法发挥,任何行业的“智能”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