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北大荒米业:“按需制造”大米

    【IT168 专稿】“有了IT,靠天吃饭的制米厂终于可以像戴尔一样按订单生产。”这是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米业)创造的奇迹。
 
工业化生产稻米
 
    东北大米只产一季,每年九、十月黑龙江省水稻收获季节里,绝大部分制米厂都加紧把稻谷收进来,制成大米,通过经销商销售出去。制米厂们既需要减轻库存压力,还要在收获的季节尽可能把所有产品销售出去。大米是低价值、大批量的产品,其保管储存的成本较高,所以制米企业很难像家电、汽车等工业企业一样,全年都能进行平稳而持续的生产,它们的经营必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下半年“消化不良”,上半年“等米下锅”。
 
    但是,北大荒米业却不一样——一年四季,经销商在任何时候下达订单,北大荒米业都能按时出货,就如同一家电视机厂或汽车制造厂那样。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北大荒米业是通过核心业务闭环系统和制米厂业务系统的有机结合,把从销售到采购的整个产业链完全纳入到了IT系统中,初步实现了用工业化的手段来经营农业的设想的缘故。
 
    核心业务闭环系统是为了适应按单操作的流程、针对下游经销商设计的管理系统。在这个核心业务闭环系统下,任何一个想和北大荒米业做生意的经销商,都必须按照北大荒米业的业务流程运作。比如广州的一个经销商想向北大荒米业下达一个订单,订单进入信息系统后,系统会首先对其信用进行判断。当系统认可这个订单后,就进入排产环节。在这个环节,系统会按照产品代码选择原粮、包装物、交货时间、产能等参数,自动把满足条件的制米厂全部显示出来,确定满足上述条件的制米厂后,向其下达生产指令。制米厂在接到生产指令后,会从仓库里提取稻谷,加工出成品大米。其后的储运、销售、财务部门则会根据生产指令发运、进行销售确认、自动生成凭证进行应收账款和账龄管理;同时,系统自动生成凭证记入总账。客户回款将按照北大荒规定的回款方式,由系统自动冲减总账中的应收账款。通过闭环信息系统的管理,北大荒米业的核心业务,如经销商管理、订单管理、排产、物流、财务管理等环节得到了有机结合,实现了按订单生产和一年四季稳定经营。
 
    制米厂业务系统是为规范管理制米厂在原粮收购环节的行为而开发的。北大荒米业旗下有29家全资制米厂,另外在兰州、江苏、广东、上海等地还设有控股生产厂。在粮食收购期(每年10月份开始到下年的2月底),北大荒米业以纯市场化的行为用货币收购农场职工和农户的原粮。粮食从运到制米厂的大门开始,化验员化验的数据就要立即输入系统;称粮食的磅和系统相连,重量数据可以即时通过系统传到北大荒米业位于哈尔滨的总部;同时,所有这些数据还会自动传送到各制米厂的财务系统中去,由财务直接付钱并开具发票。这个系统把制米厂原来的手工业务流程重新组织并加以优化,通过计算机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人工操纵的漏洞。
 
    目前,北大荒米业位于哈尔滨的总部与其所有制米厂都通过光纤相连接,因此尽管制米厂远在数百里之外,但通过业务系统,各制米厂的一举一动犹如就在眼前。通过重新设计整个流程并通过IT系统把它固化下来,北大荒米业解决了制米厂分布式管理的问题,把各制米厂变成了完全受总部控制、管理的生产车间。制米厂业务系统一方面保证了总部对制米厂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制约制米厂必须准确、及时地发放收粮款,由此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不受到制米厂的“侵犯”,整个产业链条保持同步、良性发展。
 
    通过这两套系统地结合运作,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北大荒大米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北大荒米业公司为龙头,以制米厂为依托,以租地农户为基础的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北大荒米业公司以国有大型企业的面目开拓市场,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运作;制米厂随时按照总公司的订单组织生产;各农户接受农场的指导,种植优质水稻,并按照市场价格把粮食销售给北大荒米业公司。
 
    信息化的实施,使得北大荒米业每年由于信息反馈慢而损失的产品减少了15000吨,节省3000万元。库存周转减少6000吨/年,节省资金1200万元。生产成本节省200万元,原粮收购资金节省4000万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