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生产稻米
东北大米只产一季,每年九、十月黑龙江省水稻收获季节里,绝大部分制米厂都加紧把稻谷收进来,制成大米,通过经销商销售出去。制米厂们既需要减轻库存压力,还要在收获的季节尽可能把所有产品销售出去。大米是低价值、大批量的产品,其保管储存的成本较高,所以制米企业很难像家电、汽车等工业企业一样,全年都能进行平稳而持续的生产,它们的经营必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下半年“消化不良”,上半年“等米下锅”。
但是,北大荒米业却不一样——一年四季,经销商在任何时候下达订单,北大荒米业都能按时出货,就如同一家电视机厂或汽车制造厂那样。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北大荒米业是通过核心业务闭环系统和制米厂业务系统的有机结合,把从销售到采购的整个产业链完全纳入到了IT系统中,初步实现了用工业化的手段来经营农业的设想的缘故。
核心业务闭环系统是为了适应按单操作的流程、针对下游经销商设计的管理系统。在这个核心业务闭环系统下,任何一个想和北大荒米业做生意的经销商,都必须按照北大荒米业的业务流程运作。比如广州的一个经销商想向北大荒米业下达一个订单,订单进入信息系统后,系统会首先对其信用进行判断。当系统认可这个订单后,就进入排产环节。在这个环节,系统会按照产品代码选择原粮、包装物、交货时间、产能等参数,自动把满足条件的制米厂全部显示出来,确定满足上述条件的制米厂后,向其下达生产指令。制米厂在接到生产指令后,会从仓库里提取稻谷,加工出成品大米。其后的储运、销售、财务部门则会根据生产指令发运、进行销售确认、自动生成凭证进行应收账款和账龄管理;同时,系统自动生成凭证记入总账。客户回款将按照北大荒规定的回款方式,由系统自动冲减总账中的应收账款。通过闭环信息系统的管理,北大荒米业的核心业务,如经销商管理、订单管理、排产、物流、财务管理等环节得到了有机结合,实现了按订单生产和一年四季稳定经营。
制米厂业务系统是为规范管理制米厂在原粮收购环节的行为而开发的。北大荒米业旗下有29家全资制米厂,另外在兰州、江苏、广东、上海等地还设有控股生产厂。在粮食收购期(每年10月份开始到下年的2月底),北大荒米业以纯市场化的行为用货币收购农场职工和农户的原粮。粮食从运到制米厂的大门开始,化验员化验的数据就要立即输入系统;称粮食的磅和系统相连,重量数据可以即时通过系统传到北大荒米业位于哈尔滨的总部;同时,所有这些数据还会自动传送到各制米厂的财务系统中去,由财务直接付钱并开具发票。这个系统把制米厂原来的手工业务流程重新组织并加以优化,通过计算机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人工操纵的漏洞。
目前,北大荒米业位于哈尔滨的总部与其所有制米厂都通过光纤相连接,因此尽管制米厂远在数百里之外,但通过业务系统,各制米厂的一举一动犹如就在眼前。通过重新设计整个流程并通过IT系统把它固化下来,北大荒米业解决了制米厂分布式管理的问题,把各制米厂变成了完全受总部控制、管理的生产车间。制米厂业务系统一方面保证了总部对制米厂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制约制米厂必须准确、及时地发放收粮款,由此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不受到制米厂的“侵犯”,整个产业链条保持同步、良性发展。
通过这两套系统地结合运作,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北大荒大米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北大荒米业公司为龙头,以制米厂为依托,以租地农户为基础的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北大荒米业公司以国有大型企业的面目开拓市场,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运作;制米厂随时按照总公司的订单组织生产;各农户接受农场的指导,种植优质水稻,并按照市场价格把粮食销售给北大荒米业公司。
信息化的实施,使得北大荒米业每年由于信息反馈慢而损失的产品减少了15000吨,节省3000万元。库存周转减少6000吨/年,节省资金1200万元。生产成本节省200万元,原粮收购资金节省4000万元。
大树底下好乘凉
北大荒米业的信息化水平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从企业组建那天就已注定。北大荒米业并非一家从小长大的公司,而是由多家制米厂整合后一夜长大。北大荒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米——粳米的产区,2002年以前,整个地区的制米厂都处于一种传统农业的状态,所有业务都通过手工进行,经营除了受农业季节影响之外,业务流程也毫无规范可言,其运作方式与千百年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耕作几乎没有差别,其经营效果可想而知。
为了改变这种传统而落后的局面,黑龙江农垦总局于2002年决定成立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彻底重组制米厂的业务流程。黑龙江农垦总局下属的105个农场的近30家制米厂整合为北大荒米业公司,2003年底,该公司被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成功收购,成为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水稻加工和销售、稻米副产品及其再利用、稻谷和粮油购销、稻米相关产品的科研与开发等生产经营活动。
目前北大荒米业的加工能力为265万吨左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稻米加工企业。成立时间短、企业规模大的北大荒米业从成立第一天就想到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确立利用IT技术按订单生产的发展战略,确立让靠天吃饭的制米厂实现一年四季平稳经营,从而吸引更多的经销商、扩大销售渠道这样的发展思路。2001年11月6日,北大荒米业组建同时就成立了电子商务中心。企业未建,IT先行。在公司确立的发展战略中,IT无处不在。
现在北大荒米业在业务流程上有任何变动,都首先要通过电子商务部,这也说明了北大荒米业对IT技术的重视和依赖程度。
“实现按订单生产,整合上下游资源”是许多企业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北大荒米业却在成立3年时就做到了。“IT技术解决了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北大荒米业的实力和战略思想对上下游具有吸引力。”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实现按订单制造的经营模式,与北大荒米业规模大、信用等级较高、可以从银行贷到款、资金流量充足有很大关系。“大树下面好乘凉”,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龙头,为上游农户、中间环节的制米厂和下游的经销商都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所以上下游都愿意依附于北大荒米业共同发展,对其推行的信息系统也心甘情愿采用。
原粮收购是北大荒米业生产经营的最重要环节。北大荒米业的上游供应商是农场的种植农户,北大荒米业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一方面是采用纯市场方式现金收购、不拖欠农户粮款,另一方面借助IT技术严格管理原粮收购环节,不人为克扣农户。这样就有效地保证充足高质量的原料供应。
在下属制米厂环节上,与其他小型制米企业把收到的稻谷全部制成大米、迅速销售出去不同,北大荒米业的制米厂收到稻谷以后,并不急于全部加工成大米,而是先把稻谷在仓库中储存起来,直到接到总公司通过闭环系统传来的订单后,才开始加工制造。由此产生的好处是:由于现加工的大米比较新鲜,因此能拿到好的售价;另一方面储存稻谷的成本比储存大米要低很多。
在下游经销商环节上,北大荒米业的高市场占有率和全年随时供应的优势,保证了合作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
农业的特殊性、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北大荒米业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都成为北大荒米业能实现运用IT技术整合上下游资源的重要原因。
挑战“薄利”产业
农业是微利产业,农产品加工是微利行业,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十分脆弱。北大荒米业之所以能在行业中发展迅速,就是因为它联合了上下游,形成集团军作战形式,全面增强了产业链中农户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北大荒米业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北大荒米业的信息管理部门不叫“信息中心”而叫“电子商务中心”,就耐人寻味。
据介绍,北大荒米业信息化接下来的步骤将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实现全国运营、集中管理的分销系统,进而提升渠道能力。通过快速的订单响应机制保障渠道库存信息的准确和渠道库存与市场销售的非常好的平衡,促进资金周转的加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建立全国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使其不仅成为客户和公司联接的手段和纽带,还要成为公司对外销售的平台,为了实现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和对北大荒米业的产品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销售,将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进行产品销售。这两大方面的实现将有效降低北大荒米业的运营成本,当北大荒米业每袋米分摊成本小于那些不正规经营的小米厂的时候,北大荒米业整合整个治米行业的时候就到了,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
北大荒米业一方面在现有商务模式下精耕细作,另一方面也在寻找能大幅提高企业利润的新的模式。我国大商所水稻期货即将开通的消息让北大荒米业看到了新的契机,如果能利用自己手上充分的水稻现货资源,在期货市场上做套保业务,其利润率将远远高于现在制米行业的平均水平。如果这一切真的能够实现,“农产品加工是微利行业”这句话将由此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