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信息化动态成本控制是检验全面预算标准

  【IT168信息化】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为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源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五大环节,即成本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而成本的控制是五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对工程项目成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最终使工程项目成本获得好的效果。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指:为实现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控制与纠正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即实施成本的动态控制。

  如何建立动态成本控制系统?

  动态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变化多端的竞争环境下,通过快速的成本信息传输和成本决策机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并管理未来的经营目标,促使企业保持经营成本与风险成本的相对优势、战略地位相对提高的一种创新成本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需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持。

  1.建立项目部与企业局域网络办公系统。网络时代给当今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网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对建设工程而言,应抛弃其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向精细管理迈进,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建立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获取效益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2.实现概预算软件与企业定额库的共享。目前各种概预算、投标报价均实现了计算机化,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概预算软件,将本企业的定额库与概预算软件实现共享,同时建立企业自己的人工、材料、机械的即时价格系统,各项目部可以随时对当天完成的工程进行成本计算,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核算,及时进行纠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成本的控制实现真正的动态化。

  3.建立网络施工日志。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每天记录的施工日志,除了记录工程进度完成情况、质量安全隐患与事故、检查验收等内容外,应将每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与之对应的资源消耗量准确记录,并将其日志发于企业局域网上,供成本核算人员使用,解决施工管理人员不参与成本控制的弊端,使收集到的实际工程数据不再失真。

  4.配备专职网络数据维护人员,配备专职企业定额修订人员。动态成本控制就在于其及时性,只有成本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能做到及时采集、及时更新、及时修订、及时增减,才能保证动态成本控制的实现。因此专职的网络数据维护人员和企业定额修订人员的配备是必要的,这些工作人员必须要懂相关的技术知识。

  全面预算如何实现“成本动态控制”?

  1. 案例简介:

  某工程公司是一家大型国际化专业工程公司,公司现辖17个工程事业部、6家子公司及十余个海外代表处,连续多年被美国ENR列入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商前300强,业务包括工程总承包、设备成套、工程咨询及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及项目管理等。其业务特点是:业务开展以项目为单位,项目周期长、地域分散、实施风险大,市场竞争激烈,资金管理难度高,设计协同、设备采购、施工分包等供应商类型多、管理复杂。

  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以实现“工程项目预算及成本动态控制”为核心,以项目预算为抓手,以电子审批流程为驱动,对主合同、分包合同的收支情况进行过程控制,完成在线的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的申请、审批;建设动态、多维、可钻取的管理驾驶舱,按责任主体、按项目、按合同、按预算项、按不同预算周期等多角度分析预算执行差异及趋势,满足不同管理层级的分析、决策需要。建成后的系统实现了以预算作为联系各项目、各环节、各部门的纽带,构建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和项目预算实时控制模式,可以及时、动态掌控公司的所有项目执行情况,根据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评估项目效益,为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和新项目的优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类型客户:中国电工、中冶海外、东方园林、华北电力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总院、民航机场建设集团等。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