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306医院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IT16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是全军医院信息化研究与技术支持基地和全军数字化医院建设示范单位,也是国内首家移动医护应用标杆医院。近年来,在信息中心陈宇行主任的带领下,针对移动护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如因无线网络通讯质量不稳定,应用系统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无形中给护士增加负担等问题,306医院提出了新一代无线网络升级解决方案,为移动护理系统向“实用”,“可用”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着重讨论新一代无线网络漫游机制的升级和引入“功能条码”和“24时段工单”的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的设计理念,最大化实现伴随式数字查房,力求为医院移动护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基于PDA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目的是打通从护士站到病人床前“最后100米”距离,完成现场的信息采集、身份与医嘱的认证等,实现医嘱执行的闭环。然而,在一番表面光鲜的背后,移动护理的实际应用状况却并不理想,个别的甚至沦为摆设。与其他应用系统较单纯的计算机操作的相比,移动护理系统的应用场景有其特殊性,PDA的操作是护理操作(比如输液、采集血液、体温采集等)的配属操作,特点是不断的交叉进行,如果移动护理系统在操作流程上不能契合护理的实际要求,或者甚至成为负担,护士在忙碌的状态下就会放弃PDA操作,进而导致弃用。

  之前的移动护理系统即有软件设计的问题,同时可选择的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软件设计主要是护士人工操作的计算机化,给护士带来比较多的操作负担;2.PDA扫描头的对准和反应不够灵敏,基于扫描的操作不够流畅;3.无线网络不能实现预期的漫游,通信质量不稳定,有时会有数据提交不上的情况发生。

  这些问题综合反应在应用层面就是麻烦、不好用。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进行了整体的升级,包括移动终端的选型、应用软件操作流程再造和无线网络改造。

  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遵循极简原则,围绕着医嘱执行、生命体征采集这两个核心业务实施流程再造设计,与之配套,对基础无线网络实施升级改造。

  引入“功能条码”的概念

  功能条码主要针对医嘱执行设计。过去的条码,一般仅含有患者的ID信息,虽然通过它可以提取到患者的相关信息,但做什么操作、获取什么信息,还需要使用者一步步操作,不具备唯一性。“功能条码”的引入是赋予条码导航能力,达到简化操作的目的。其组成如下:

  功能条码 = { 功能代码 + 患者ID + 医嘱执行物标识 }

  “功能条码”在患者ID的基础上,增加了功能代码和医嘱执行物标识两个元素。功能条码应用在输液袋、口服药袋、化验试管、床头卡等医嘱执行物上,其中功能代码代表医嘱类型,医嘱执行物标识则区分到了医嘱频次,三者合一,功能条码具有唯一的指向性。其作用是,不管PDA处于什么操作界面,扫描该条码都将直接被导入相应的功能界面并提示关联的核对信息。再一次扫描患者腕带,系统自动核对患者身份并记录医嘱执行信息,医嘱执行完成。因此,扫描流程设计简化为,先扫物的功能条码,再扫患者的腕带。

  输液医嘱流程示意图

306医院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4时段工作单”设计

  “24时段工作单”主要针对生命体征采集设计。需采集指标的规则主要来源是医嘱、护理等级、手术和临床常规等,各专科也会有差别。以前的做法是把处理规则做到程序里,在病床前执行检索处理,但由于这些规则综合起来比较复杂,响应速度很慢,所以,在设计上只能让护士增加选择(比如限制入院三天病人,手术七天病人等)以缩小计算量,还有就是仅自动计算主要体征指标,比如体温、血压等,其他指标是否采集还由护士进行选择操作,而且,当有些专科对某指标采集时间有个性化要求时,系统很难适应。

  繁琐的操作给护士带来的是负担。“24时段工作单”设计的目标就是能够在患者床前能够智能的、即时的提取该患者应采集未采集的所有指标,不需护士思考和选择。其设计思想主要有三点:

  1.24时段工作单

  对生命体征采集频次的分析表明,时间点绝大部分落整点上,同一个时间点只采集一次。新思路是将每天的生命体征采集任务规划为24个时段,见表一。每天零点之前由后台程序根据采集规则库的定义自动为次日每位患者生成一个分时段采集工作单。每个时段有三种状态:“null”表示本时段不需采集,“1”表示本时段需采集,“0”表示已采集。当多条规则指向某个指标的同一时段时,重复置“1”不会造成混乱。对于新下医嘱等产生的采集要求,则以触发器等方式实时补充进工作单。“24时段工作单”前置采集规则的预处理,实现患者床旁应采集指标的简单的快速提取。对于急救患者等采集要求小于1小时的采集要求,则以单独的采集界面解决。

306医院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表一

  2.自定义采集规则库。

  规则库在数据库中定义,可以实现与程序无关。规则库的结构设计见表二、表三。规则库以指标为单位进行定义,这样就解决了一条规则涉及多个指标情况时的处理的复杂性,并且可以任意增加或减少规则。同时,各项指标还按专科进行区分,可以对指标按不同的采集规则,与频次表相配合,还可以实现相同指标按专科定义不同的采集频次及时间。

306医院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表二

306医院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表三

  网络漫游机制升级

  即实现由“终端决策”漫游机制到“AC决策”漫游机制的改造。目前,大多无线网络产品移动终端在AP之间跳转可以简称为“终端决策”,即连接到哪个AP是移动终端主要依据信号阀值决定的,对于移动不太频繁的应场景能够满足要求。但对于即时性要求很高的移动护理应用带来的典型问题是,当终端已经移动到某个AP下面时,由于其终端的无线信号强度并没有低于阀值而不能实现预期的跳转,仍然处于低质量的连接,会出现扫描反应慢和提交不上等现象,更无法满足移动医生站调阅影像的要求。因此,经过调研和测试,我们选择了简称为“AP决策”漫游机制的无线网络产品。简单的说,移动终端是由后台依据信号质量决定连接的AP,这样,在合理的部署AP之后,移动终端可以基本实现就近连接,从而实现护理操作位置稳定的、有质量的连接。

  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为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奠定了硬件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真正契合护理工作操作流程再造设计。大道至简,新一代移动护理系统以护士为中心出发,以两大核心业务为对象,分别建立了医嘱执行的“无点击”操作流程和生命体征采集“无选择”操作流程。

  移动护理系统将“三查七对”的要求融入了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提供了避免护理差错的信息化手段,带来的整体效益是明显的,今后仍将是一个应用发展方向。移动护理系统不是“烂苹果”,关键是能够提供护士能够接受的、易用的、可依赖的系统。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