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冰桶挑战告诉你 公益也是可以“玩”的

  9月4日消息,就算冰桶挑战是一场作秀炒作,从实际筹款结果与关注程度来看,这也是一场正能量的和积极的欢乐慈善秀。游戏本身并不重要,哪怕带有明显的娱乐性质,但因为有了慈善的目的,这个活动才会得到那么多社会名人以及普通民众的认同。

  冰桶挑战在短短几个星期之间红遍全球,但在国内仍然引起争议。有人质疑参与者作秀成分大于慈善,有人认为中国的“渐冻人”并未真正从中获益。其实任何一场公益活动在国内都难逃“作秀”的诘问,更何况冰桶挑战以前所未有的娱乐形式承载公益目的,以至于大部分人仍然愿意通过捐款这种传统的方式来表达爱心。微博的统计显示,有近200位各领域的明星名人在微博上发布了完成冰桶挑战的视频,通过微博公益平台向瓷娃娃捐款的人数近4万,捐款700多万元。

  虽然这些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今年一季度,但这和冰桶挑战在国外给ALS协会带来的捐款人数和捐款金额都无法同日而语。如果和微博上45亿的阅读量、414万的讨论量相比,这个数字就更不匹配了。

  TOMsInsight的分析师团通过分析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的数据发现,截止到8月20日上午9:00,在上述三大社交工具上共有79356人完成了冰桶试验,其中来自体育、娱乐、演艺界和企业的名人占42%,也就是有33000多人。另外有47%是非名人(在twitter或者instagram上的粉丝少于2000)。从7月29日至8月19日,“冰桶挑战”为ALS协会增加了453210名新的捐赠者,连同之前的捐赠者,一共为协会带来2290万美元的捐款,是去年同时间段190万美元的12倍。

  在国外,用娱乐的形式做慈善已经司空见惯。国内这种形式才刚刚兴起。冰桶挑战是中国首次通过社交平台声势浩大的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在娱乐程度上也突破了以往的公益活动。正是有了这种突破性,笔者甚至认为,冰桶挑战在改变国人对公益慈善活动看法上的价值,并不亚于这场活动带给“渐冻人”的帮助。

  首先是我们对待公益的态度。以往国内的公益慈善活动大多打的是苦情催泪牌,而此次冰桶挑战则是以快乐游戏的方式参与其中。参与者在关注与捐助渐冻症患者群体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这种来自朋友的刺激接力活动,比原先的正经严肃方式更能吸引名人与民众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实际上,冰桶挑战在国内表现出的娱乐色彩已经比国外淡了很多,因为大部分人都选择用规规矩矩的方式来玩,很少有人敢像奥尼尔那样搞怪。但仍然有人很快出来呼吁“勿忘初心”。这或许是习惯使然。但我们还是要看到娱乐的力量。TFBOYS完成挑战的视频能在8小时内被转发10万多次,王思聪的一次捐款带来2500多人为瓷娃娃捐款。正是微博的快速传播能力和这种行为本身的娱乐性,让更多人知道了“渐冻人”,并让其中一部分人为他们捐款。假设一下,如果不是冰桶挑战,王思聪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渐冻人”,或者只是悄悄的捐出100万。

  其次是我们参与公益的方式。什么是参与慈善公益?以往的认识是捐款了才是,没有捐款就没有话语权。而民众大多捐款之后就算完成了爱心,而很少想到捐款之外还能做什么。实际上,比捐款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与传播,因为单纯的捐款只是个体行为,而真正的参与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继续参与到公益之中。尤其是渐冻人这样的罕见病,通过社会的普遍关注推动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制度保证,为患者提供医保等更有保障的救助、扶持科研机构加快研究特效药物,往往比捐款能产生更大的作用。瓷娃娃基金会发起人王奕鸥就曾对媒体表示,捐款不是最重要的,更希望社会大众能更了解罕见病。

  这种新的公益参与意识或许可以用以往微博上的一句话“围观改变中国,关注就是力量”来形容。在这场冰桶挑战的公益活动中,捐款是一种参与,浇水是一种参与,对其他人完成挑战的微博进行转发评论同样也是参与。当然,泼水只是这次公益活动的一种参与手段,而绝非游戏的主要目的。即便罗永浩等一些名人拒绝了自泼冰水,也为“渐冻人”捐出了不菲的善款,并通过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向成百上千万的微博粉丝呼吁关注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群体。罗永浩等人的行为同样展现了对公益活动的善意与诚意。

  以往每次公益活动,捐款都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甚至不捐款的名人都会遭到舆论的道德审视。但实际上,金钱只是参与慈善的一种手段,亲力亲为参与其中同样值得赞赏。现在回顾08年地震中的王石风波,或许很多人都会有与当时不同的看法。慈善公益不是道德绑架,推广公益信息同样也值得肯定。

  比单纯捐款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冰桶挑战中,公安部、卫计委和北京、广西等多地的政务微博都参与进来为渐冻人捐款,民政部也通过官微表态正在试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扩大救助对象范围、调整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比例。微博的舆论场连接公众和政府,这是其他平台无法实现的优势。通过明星的示范效应吸引公众围观和参与,在全民讨论中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推动政府通过制度手段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这或将成为未来国内微博公益活动的重要目标。

  最后说一点笔者的反思。虽然我们不能以参与人数和捐款金额来评价公益理念的成熟度,但微博上讨论热度和最终捐款情况的反差仍然表明,公益理念在中国的普及还有待时日,国人对公益的理解和宽容程度也有待提升。如果大家能以更加宽容的眼光看待公益活动中的人和事,或许会让更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敢于在公益活动中更加主动,也能让公益组织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虽然围观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但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围观。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