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阿里巴巴私有化 市场不好就不玩了?

  【IT168信息化】继盛大网络私有化之后,马云也把阿里巴巴私有化了。马云表示,B2B业务模式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加快转型和升级,之前受限于上市公司的构架动作不够彻底,正是出于对B2B股东负责,促使其下决心把B2B私有化。马云在邮件里表示,B2B业务2007年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夜成功上市。但过去几年中,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在原材料、汇率、劳动力成本等巨大压力下,B2B业务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加快转型和升级。

  私有化总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在这方面,我们思考过,痛苦过,也一直在努力。但受限于上市公司的架构,升级的决心不够大,动作也不够彻底。”是不是陈天桥对盛大网络的私有化进一步刺激了马云的神经,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阿里巴巴的私有化进程?或许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一点终究会水落石出的。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阿里巴巴私有化已经成行,或许在弱市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进行自己的私有化之路。上市和退市之间的纠结在“PPP”模式中会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吗?

  “PPP策略”(Public – Private – Public,上市-退市-上市),退市后另觅市场再上市有望为企业提供一次凤凰涅槃的机会,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使股东和PE等机构投资者均存在获利空间,对于企业而言是个多赢的选择。其实对于盛大网络和阿里巴巴来说,再上市的可能性短期内还不会很明显,毕竟自身的业务是多元化的,作为投资集团公司,为自己的子公司上市铺平道路或许获得的利益更大。为何集团非要去上市呢?如果说当初上市是为了融资,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大的影响力和平台效应。那么经过资本市场的洗礼之后,这个意图已经实现了,不需要再证明了。更主要的一点是,上市之后,各种信息的透明化,反而制约了集团腾挪的空间,有时候容易陷入被动,还不如私有化之后更有弹性。这或许也是一些集团开始选择私有化的目的之一吧?

  马云说,“有人说我们上市的时候只融了17亿美金,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亿美金,看起来是个赔本的生意,有人建议我们可以用低一点的价格把股票买回来。但这不是阿里巴巴的风格。”其实对于阿里来说,未来的成就显然不是这区区20多亿美元可以比拟的,而且集团下属的一些企业在未来的上市道路上也会更加宽泛,这种潜在的价值和成长,岂是现在的得失可以比拟的?

  马云邮件显示:“就像当年上市是阿里巴巴发展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一样,今天的私有化也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此外,当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并不是很“友善”的时候,在这个市场相对低迷的时候,选择私有化,也可以控制成本,这本身也是一种策略。目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和欧债危机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避险情绪强烈。可以说,私有化,是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实现转型的一个手段,退市其实是另外一种融资。当外国投资机构对于中国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其市场领先地位出现质疑的时候,私有化何尝不是一种以退为进?

  长久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投资者在国外,业务和用户在国内,企业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的情况一直存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客户都在中国,中国的用户是最了解这些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和发展。可以说,赴美上市始终是VC最顺畅的退出渠道。而私有化可能持续地出现,成为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实现转型的一个手段。私有化退市,离开不利的资本市场。摆脱股价低迷的困境,消除二级市场对企业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私有化之后公司经营权集中,有利于公司进行改革和治理,重新布局。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