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快被这种自由度吸引了,即使我作为学生,也可以自己开展工作,让我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敢于以自己的方式解决新问题。”
J. Georg Bednorz,IBM 院士,诺贝尔奖得主,《J. Georg Bednorz 自传》,诺贝尔基金会,1987年
“1983年秋天,Alex (Müller) 带领IBM院士找到我,问我是否有兴趣合作研究氧化物中的超导性。我欣然应允。后来,Alex告诉我说,他感到很意外,因为他原本会竭尽全力来说服我。” J. Georg Bednorz
IBM 院士,诺贝尔奖得主
“钙钛矿类型的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新方法”,诺贝尔宣传资料
1987年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我与Georg Bednorz讨论,并在两个小时内说服他,同意我们一起尝试。从那时起,我们经过近三年才最终找到。我们的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并没有告诉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有人可能会泄密 [信息]。”” Alex Müller
IBM 院士,诺贝尔奖得主
采访,The Vega Science Trust
2004年
“我对于我们的创造深感震惊。”
Alex Müller
IBM 院士,诺贝尔奖得主
“J. Georg Bednorz 和 K. Alex Müller,IBM钟情于研究超导体”,《财富》杂志
1988年1月4日
科学界震惊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以极快的速度重现、修改并改进 Müller 和 Bednorz 的工艺—再次引发了全世界对于超导体的兴趣,并加快了超导体的发展。根据 Müller 和 Bednorz 的发现,科学家很快开发了在超过 77 Kelvin(液氮的沸点)时实现超导性的材料,这是一种相对便宜并且方便得到的冷却剂。使用液氮达到超导性为大量实用的应用打开了大门。1987年,Müller 和 Bednorz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奖项一般是在发明人的发明问世多年以后才颁发,但这次,这两位 IBM 员工仅在取得突破一年后即得到了最高的奖励。
超导体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经在市场中体现,包括智慧电网、金属加工、风力发电和高速列车—但它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尚需时日。尽管我们对超导体仍需进一步研究,但它们的前景辉煌,而且其潜力似乎仅受到科学想象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