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 Universal Communication,即统一通信,是指集成了丰富的沟通方式的通信平台,UC所涵盖的通信方式包括文本会话、IP电话、视频及网真、手机短信、文件传输、Web网络会议、文档/应用程序共享、电子白板、邮件等。UC同时提供各种融合接口和功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通信费用,增强企业内外部沟通能力,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渠道,创造新兴的企业沟通文化,提高企业生产力。
最早提出统一通信构想的是老牌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在其眼中,统一通信就是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让人们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但那个时侯互联网的发展远没有现在这么迅速,人们对于通信的统一大多呈观望态度。直到2006年,微软和北电合力进军通信解决方案市场,IBM加大对企业内部协同、邮件、应用的全面整合,统一通信的轮廓才逐渐丰满起来。
统一通信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厂商可以通过下面的Gartner发布的统一通信象限图表示。从形式上归纳,统一通信包括了企业资源门户、企业协同工具(企业社交网络)、邮件/即时通讯、Web会议、语音呼叫中心和视频/网真六大部分;从厂商的参与度而言,思科、微软、IBM、Google是UC的四大核心厂商。
▲统一通讯象限图
虽然都是“统一通信”,但各国际巨头在布局这一市场方面各有侧重。思科的强项在于硬件,其核心竞争力基于设备底层模块化交换,这种模块可以与不同的终端和应用软件集成;微软、IBM以致后来的Google都更倾向于提供软件方面的解决方案;更有华为、Polycom等传统设备厂商纷纷与软件提供商结盟,共同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
这种看起来很美的通信解决方案在国外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效,但在中国却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首先就是各厂商,即使是四大核心厂商都无法提供完全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用户根本不清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部署计划;其次,各厂商的解决方案都号称可以和其他厂商互通,但实质上在架构和产品线上都是排它的;最后,本来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统一通信在中国反而令人望而却步,高额的部署成本和随之而来的维护成本成为了中国诸多企业牵手统一通信的拦路虎,乃至于中国大量企业对投资统一通信难有信心。
对于用户来讲,不能茫然去追随厂商的概念的炒作,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和本身的应用服务统一考虑,统一通信正在向着以人为本的应用层面的融合与协同迈进,而这也是统一通信的初衷。判断统一通信平台的性能,可以通过视频系统、移动性(虚拟化)及门户化为准则。
1.统一通信的视频通信系统
关于统一通信的部署计划,我们认为视频/网真是核心和关键。视频/网真系统和统一通信平台的整合决定着UC系统的扩展性、可用性、开放性和用户体验。
视频/网真系统采用H.323的标准,而即时通讯采用SIP/SIMPLE的标准,二者是无法直接互通的。
一个最简单的业界做法是‘视频终端迁移’法,即把所有的H.323的终端迁移到即时通讯域,把所有视频终端采用SIP方法注册到SIP域,实现视频和即时通讯的互通。
这种迁移大法看起来很‘美’,其实是有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即时通信系统是为了大规模的即时通信客户端服务的,视频系统部署在即时通信里,会出现如下问题:
双流无法实现。双流已经成为视频系统的标准功能,在培训、桌面共享上普遍应用,视频系统迁移到即时通信系统里,视频系统无法发送和接受双流,视频系统的投资无法保证。
高清无法实现。高清视频已经成为视频应用的主流。如果视频系统迁移到即时通信系统里,高清视频会降为CIF分辨率,类似于Web摄像机的低质量,根本谈不上用户体验。
视频的安全机制、视频带宽管理无法实现。即时通信系统是没有信息安全和带宽控制机制的,而视频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带宽管理对于视频的质量非常重要的。
无法实现和网真、领导桌面视频、软件视频的多点互通。即时通信系统虽然也可以支持多点的即时通讯视频连接,但当有第三方视频系统接入时,只能采用预先设置在MCU里的预约会议方式进行,即使是点对点的视频系统和即时通讯客户端的互通,也需要MCU的介入,系统的可用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