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IT168 评论】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政府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论述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对于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以及全面的信息共享已成为政府发展的大趋势。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阐述

  电子政务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管理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电子政务主要是指构建在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之上,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起有机的服务系统。

  电子政务可分为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网(外网)和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内网)两方面。内网是政府办公人员使用的政务办公平台,实现公文交流、政策法规查询、政府视频会议、信息库共享等一些功能,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外网主要指政府的门户网站,为公众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交流互动,通过领导信箱或公众论坛等渠道,及时了解民情;为公众提供便捷,如居民身份正办理、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内容。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开始,经历了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三网一库、电子政务等各个不同的认识阶段。虽然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在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领导体制尚未健全

  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是一种国家行为和政府行为,因为它涉及政党、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准政府性质的组织。面对这样一个涉及面广(跨领域、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事业,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领导。而在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因而导致了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这些都不利于电子政务事业的统一、协调、健康发展。

  (二)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无人管理

  对于电子政务建设来说,确立一个恰当的、可能的、可行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为我们界定信息化的范围,反映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也能标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实施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是前提,而顶层设计②则是总体规划的一种实现手段,因为如果只有规划,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的话,则在总体规划之下很可能又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

  (三)信息资源建设缓慢

  虽然目前我国有一些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政府网站内容陈旧、信息量少,内容不够丰富且更新缓慢,一些"垃圾信息"、失真信息随处可见,信息资源建设缓慢,无法产生效益。特别是一些低级政府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缓慢的问题更为严重。

  (四)信息安全问题显著

  按照有关行政规定,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必须是内外两套,而且内、外网必须在物理上隔开,保证内、外网上所进行的工作应有所区别,一些涉及到机密需要保密和安全的信息放在内网上处理。但是,事实上一人两台电脑,分别在内、外网上使用,势必大大增加政府上网过程的负担,同时在安全问题上还存在着什么该上,什么不该上网的困难。另外由于一些与信息有关的行政规定较为严格,在如何保护国家机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依然是摆在政府各部门面前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知识型政府,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知识型政府是目前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实施政府知识管理是推动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特别是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技术与体制的关系问题成为核心问题。这就要求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模式,在网上构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通过网络进行快速流动和传递,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传输渠道,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在信息获得的数量、时差上的区别不断缩小,使组织结构逐渐呈现知识化、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政府组织结构由繁到简的调整,从而构建高效能、高质量的政府管理系统,使政府机构更精简更高效。

  (二)完善领导机制,明确知识主管部门

  电子政务建设涉及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涉及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建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明确政府知识管理和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管职权部门,统一领导电子政务建设。要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政府部门原有的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闭,强化信息更新机制,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更新和维护,建成自上而下上统一的网络平台。避免政从多出,相互推诿的局面,这样不仅能够从全局上把握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又能避免颁布的电子政务改革命令由于不具有行政命令性质,造成上下级博弈局面。

  (三)小步快走,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立足全局和长远,依据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以及技术、安全、政策和法规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制定总体规划。以小的、容易实现的、效果明显的项目起步,根据相关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把网上办事、政务公开作为门户网站建设的重点,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让企业和公众享受到电子政务的便利。

  (四)构建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实现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

  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从电子政务总体标准、应用标准、技术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和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根据知识管理的技术理念,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加工和整理,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技术集成平台,根据办公自动化、领导决策、内部交流、公众使用及企业经营等不同的需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实现政府资源整合、企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及社会服务的整合。

  (五)加强安全立法,着力解决好电子政务安全问题

  法律是我国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应该根据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加强信息的安全管理,依据法律有力地防范和打击计算机犯罪活动。同时我国发展电子政务也必须将先进的安全技术与严格、科学的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进来,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硬件、软件、信息和网络的安全。

  四、结论

  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缩短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实现政府信息的透明化,促进监督的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规划、顶层设计、体制改革、信息平台建设、安全立法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优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以便更好为公众服务,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