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案例】 无论我们是在东京的闹市中穿行,还是在北海道的乡村公路上飞驰,所到之处,都能见到马路两侧树立的交通信息电子提示牌。提示牌用各色文字、图形,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前方道路的交通流速、道路情况、天气情况、最高时速、抵达前方城镇所需时间等信息。有几次,我们就是在其指引下,提前采取行动,顺利地避开故障路段,按时抵达目的地。“信息就在身旁,随手即可拈来”,“技术取悦你,信息造福你”。日本警察部门科技建设应用成就及其发展模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东京交通畅行的奥秘
交通是观察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扇窗口。我们在东京逗留1周有余,每天都要在交通繁忙时段在城区间穿行,没有遇到一次时间超过5分钟的交通拥堵。这在北京已是“奢谈”。我们在东京还赶上几次大雨,让我们吃惊的是,风雨交加之中,东京的城市交通依然相当流畅!要知道,即便是其中最小的一次降雨,如果放在北京,也难保不出现大面积的交流拥堵。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
我们从东京市交通管制中心了解到,东京现有居民逾1300万人,机动车500万台。无论是从人口密度,还是从机动车保有量上看,都大大高于北京。
在日本的二十多天里,如果不是我们主动找上门去,很少见到警察。这与北京路面上风雨无阻、整日忙碌的大量交警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再加上遍布京城各个路口、手挥小旗子的“交通协管员”,那北京的路面交通管理力量真不知是东京的多少倍。
还是在飞离北京之前,我偶然间读到一篇短文,介绍了日本“天气预报”十分完备,已经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信息产业”。我们飞临日本,驱车离开机场,前来迎接的警务联络官就向我们介绍----“看到前方路边的电子提示牌了吗?”我们抬眼望去,细雨中,一个用发光二极管组合而成的信息提示牌份外省目。那上面不仅详细地提示了前面各方向道路交通情况,而且用图形及文字分别显示出了各方向路段的天气情况。真是名不虚传。
东京交通管制中心的警察向我们介绍说,交通乃城市血脉,也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程度的象征。东京警察部门承担着维护城市交通的繁重任务,压力巨大,不容闪失。确保东京城市交通运作正常的关键是他们拥有一套现代化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该中心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仅有3人。当时,东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仅为20万辆。随着城市的发展,1974、1975年,该中心相继得到改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管制中心的职责主要是交通信息收集、交通控制、信息发布。支撑该中心运作,也是支撑东京城市交通畅通的不是大量的路面警察,而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16000多台交通信息收集设备,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大量的交通控制设备,是稳定的信息传输网络,是“警察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正常情况下,控制东京城市交通运作的已不是警察,而是这套自适应的宠大的信息系统。也是这套系统,将东京交通警察从疲于奔命式的人工管理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使昂贵的“人力”在更有价值的工作环节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这就是东京城市交通明显优于北京的奥秘之一。
东京之所以能够维持较为畅通的交通水平,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其城铁相对廉价且高度发达,许多市民尽管拥有小汽车,但是平日上下班,大多还是选择城铁;东京非机动车数量较少;市民交通意识较高,等等。但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是其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大一棵苹果树
日本警察及其合作企业给我们绘制了一棵苹果树。这棵树由地面下及地面上两部分组成。发达的根系,支撑的是粗壮的树干,硕大的树冠,绿叶间点缀的却是稀稀落落的几个苹果。负责讲解的警员说,请不要见笑--这棵树上的果实,眼下还不够多,但是,我们已经有了一棵健壮的果树,果子会一天一天地多起来,我们离丰收已经不远!
这确实是一棵意味深长的果树。发达的根系,由“警员培训”、“网络建设”、“支柱性应用项目”等构成, 果实处,则是一个又一个应用系统。
日本政府决意打造“信息强国”。与此相呼应,日本警方也提出了一揽子计划。这些计划,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低。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计划,他们不是自恃国力雄厚,全面出击,而是沉住气,集中财力,抓紧时间,优先组织开展事关信息化建设长远发展的几个基础性项目与环节做足文章。在取得实效的同时,也为今后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拓了空间。察其言,观其行,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人家的果实会一天一天地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