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超级网银”试点已满月 担忧走向垄断

  【IT168 信息化】

  “超级网银”(即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8月30日正式上线试运行,至今日已满一个月。相对于传统的网银系统,“超级网银”率先开通了实时跨行转账、跨行账户查询及用他行账户为自己的信用卡还款功能,而且推广期内“暂不收费”。“多个网银账户、多次登录”的时代将由此改变。

  “超级网银”的上线将对金融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认为它为金融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蕴藏着无限商机;也有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垄断时代的到来,一时之间,“超级网银”是新平台还是新垄断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

  新平台蕴含新商机

  “超级网银”作为新的金融平台,具有更多的功能,比传统网银操作更简单。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查询管理多家商业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资金余额和交易明细,无需进行多次登陆、查询操作。使用“超级网银”,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汇款操作。“超级网银”并有强大的资金归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结算账户与子公司的结算户之间建立的上划下拨关系。

  “超级网银”作为金融业的一个新兴平台,在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超级网银”的启动将引爆万亿电子支付市场。“超级网银”相关的信息安全等产业市场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这次央行推出“超级网银”并且对第三方支付实行市场准入管理,这意味着国家队(银通卡、EMV/PBOC2.0)和民营队(支付宝、财付通)将共同分享电子支付这块巨大的蛋糕,以今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市场4546亿元的规模估计,全年电子支付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业界担忧“超级网银”走向垄断

  8月30日,“超级网银”正式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这四座首批试点城市上线使用,首批14家银行接受了央行的验收,第三方支付企业并未参与。9月1日,央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申请支付牌照的企业设定了门槛:除了“1亿元注册资金”外,更高的要求来自“实缴货币资本”和“日均余额”的比例要不小于10%。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也渐行渐近。

  业界估计,管理办法实施后,可能将有半数以上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因达不到准入标准而面临倒闭的风险。据央行去年4月宣布对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登记备案时披露的数据,全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有300多家。

  在“支付宝还能不能用”的疑虑声中,几家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表态。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于22日回应称,“央行这一办法的出台,可以筛选掉不合格企业,将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于支付宝是好消息。支付宝将积极申请,并有信心在规定日期内取得许可证。”

  财付通也表示,管理办法有助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更可靠和专业的服务。

  但在“支持监管”之余,业内对新政亦不无担忧。

  “这可能与央行即将推出的"超级网银"密切相关?”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大家普遍担心,在管理办法对行业进行洗牌之后,"超级网银"会不会形成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垄断地位。”

  央行:“超级网银”对第三方支付影响不大

  面对业界业界质疑“超级网银”可能垄断,央行网站发文指出,随着第三方支付的规模扩大,一些不规范行为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如客户备付金的权益保障问题、反洗钱义务的履行等。央行认为,必须通过必要的法规制度和监管措施及时加以预防和纠正。

  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表示,央行即将推出的第二代支付系统对第三方支付组织不会有太大影响。

  欧阳卫民指出,中央银行始终是做跨行业务的,包括跨行支付业务和跨行结算,跨行网银实际上就是一个跨行结算的新业务,根本不涉及“超级网银”一说,央行也不会强行要求各银行统一网银标准,实现互联互通。

  对于第三方支付业务,欧阳卫民表示,央行既没这个兴趣,也没这个能力来做这一块。“目前第三方支付总额在去年也就5000亿元左右,相对于银行系统1200万亿元的结算总额,还是太小了,央行目前不会做这块业务,而第三方支付公司也不会进入到二代支付系统。”他说道。

  “超级网银”是否等于超级垄断

  如果说网银的出现,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随心所欲选购商品,大大节约交易成本;那么,“超级网银”的出现,则进一步打通了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网络壁垒,令交易成本再次大大降低。

  就此而言,“超级网银”可谓是在提供一件增进社会利益的公共产品,善莫大焉。但是,整体意义上交易成本的大大降低,是否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者福利,却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这种交易成本的降低,完全可能转化为商业银行更多的暴利。

  “超级网银”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将来发展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关于“超级网银”是金融业新平台还是新垄断的争论可能还会一直持续下去。“超级网银”这一“网银的银联”,如何约束其权力边界,如何在规则制定上保护市场竞争、防止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还需要管理者的深谋远虑。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