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专家详解国内企业信息化存在的“盲区”

  【IT168 信息化】

  谈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盲区1:盲目启动,匆忙决策。很多高速发展的企业,往往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想到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管理能力,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然而,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往往面临几大问题:1.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明确,凭感觉进行项目的启动,因此往往依据很浅的需求调研来进行,很大程度上听信供应商的宣传;2.项目的实施时间要求很高,迫切期望在短期内实现项目的建设,因此对于项目的准备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未来没有准备;3. 由于没有了解清楚即将开始的信息系统建设是涉及管理变革的工程,因此往往从技术的角度去寻求支持,而且寄予很高的期望;4. 由于企业本身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企业的变化往往快于计划,因此不断变化的项目设计使得项目的进程控制会非常复杂。因此,盲目启动和匆忙的决策,是为信息化项目埋下了祸根。

  谈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盲区2:对于类似前文中所述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强调以下的策略:1.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设定,必须和企业的商业模式、控制模式密切相关,依据已有的和未来规划的业务发展目标来设定信息化的目标,要以可量化指标来标识;2.项目启动前的需求调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参与,但任何人的意见都只能是参考性的,关键是自己要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自我评估是最为关键的;3. 有效评估企业对项目的承受能力,也就是企业由于进行信息化建设而必须具备的变革能力和可承受变革的能力。

  谈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盲区3:规范的合约是导致项目失败的又一个因素,究其原因,一是责任难以明确,二是项目跨度长, 标准化程度低。关于责任明确,由于信息化建设往往涉及企业本身的管理改造,因此供需双方的职责很难区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依据双方认可的需求分析,介分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一次明确供需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谈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盲区4:信息化项目一般跨度时间很长,因此合同一般可以分成产品、培训、实施和维护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规定各自的标准,这样供需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承诺和执行,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部分进行不同的仲裁。

  谈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盲区5:信息系统和普通的设备不一样,很难以一个普通的标准来衡量,而且任何信息系统都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发生在实施完成之后的,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因此项目结束的标志很难确定。比较有效的方案是设定阶段性标准,这样可以有效评估供需方的工作成效。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