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国芯片设计集体彷徨

    【IT168 信息化

    与无可争议的全球电子制造业霸主地位相比,无“芯”之痛一直是我国电子行业最大的心病。在整个国内经济呼唤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位于电子行业食物链顶端的半导体业被寄予厚望,甚至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处于半导体产业链顶端的,正是芯片设计业。

    毋庸置疑,国内芯片设计业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达60%的年复合增长率令人侧目,销售收入由2002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25.7亿元,并且在多媒体应用处理器、数字电视以及通信芯片等高端产品上取得突破。

    不过和辉煌的整体发展相比,微观层面的现象却大相径庭。据统计,目前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数目已达500家,这个数字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芯片设计公司的总和,而所有这些公司的年营业额总和尚不及美国高通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几乎就是中国民族汽车业窘况的翻版。

    小,成为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最显著的特征。“小”不仅体现在规模上,在产品组合和应用领域上亦是如此。绝大多数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的产品目录一页纸足以放下,而如此众多的公司更是集中在几个不算太大的市场上。根据2007年的数据,消费电子和智能卡两个领域的营收就占国内芯片设计业总营收的65%。

    体弱,必然多病。大多数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活不过四年。

    “高开低走”成行业定律

    今年8月4日,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珠海炬力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净利润下滑超过20%。

    财报一出,炬力股价便一路走低,挫至2.11美元,还不到两年前最高点12.24美元的零头。

    2006年是炬力最辉煌的时候,公司营收达1.7亿美元,排名内地第一,并稳坐全球MP3处理器老大宝座,其与昔日业界霸主矽玛特的专利纠纷案,更被看做是成长中的本土芯片设计力量初具国际竞争力的标志。那一年,炬力扛起了中国芯片设计业的大旗,踌躇满志。

    “那阵子,我们的年终奖都是按十几个月的工资发!”一位炬力员工回忆起那段幸福时光时,依然激动不已。

    成熟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市场机遇的准确把握,以及资本的青睐等因素证明,炬力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将技术、市场以及资本完美结合起来的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典范。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炬力没能续写辉煌。之后的两年里,其在MP3处理器市场的地位受到其他新锐公司的猛烈冲击。与此同时,市场也发生了巨变,随着作为MP3播放器替代品的多媒体手机迅速普及,独立MP3市场已日渐式微。

    事实上,在走过巅峰之后,炬力并非没有推出过新品。就在日前,炬力高调宣布推出可支持QD-RMVB视频格式的新产品,主打PMP(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市场,但业内对此反映不佳。“从现在来看,炬力新品的性能指标还是低了,更何况君正、瑞芯等公司在去年就已经推出类似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

    “我们的成功来自于卓越的市场前瞻能力。”炬力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成功之后的炬力,却似乎已经跟不上市场的节奏。虽然在2005年,炬力创始人之一赵广民就注意到MP3成熟后兴起的PMP市场的前景,并着手开发相关的芯片,但这位低调务实的技术型领导者在2006年被资本意志扫地出门后,炬力的业务重点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来自芯片行业的公司开始频频现身娱乐界,与周杰伦、快乐男声等联手演出的商业秀场一度是那个时候炬力留给业界最深的印象。

    “在出货量上没有直接的增长效果。”当被问及这些活动对炬力的出货量有何积极影响时,该公司销售总监吴章良坦陈,“但对炬力的品牌推广和渗透率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那个时候,一些MP3播放器生产商甚至被要求贴上“Actions,Not Only Inside”的标志(Actions是炬力的英文名)。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瑞芯和君正赶了上来,并最终占据了PMP市场的主导权。

    但即使是迅速走红的“瑞芯”们,在手机快速融合PMP功能的市场趋势下,也如履薄冰。谁都无法预测,风雨飘摇的PMP市场一旦衰落,它们的命运会与炬力有什么不同。

    在摩尔定律的指引下,半导体行业发展神速,消费电子市场变化更快。在取得最初的成功之后,下一步该怎么走,成为本土芯片设计公司不得不回答的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们总是进行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悲情轮回。无论是炬力、中星微,还是更早成名的士兰微,这些本土芯片设计业曾经的佼佼者们,都没能摆脱高开低走的宿命。中星微至今还在靠摄像头芯片苦苦支撑,而士兰微在进军高端市场屡屡受挫后,已经将业务重点转向与芯片制造相关的领域。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