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也喊过冬
“冬天来了,谁能熬过去,得看谁的衣服厚。”7月23日,联想集团(0992.HK)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坐在记者对面,谈及IT业四起的“过冬论”,深有感触。
与上次见面相比,杨元庆显得消瘦了许多。他说最近很忙,除了要忙联想集团的各种事情外,还需要忙北京奥运会的事情,联想集团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忙碌的杨元庆不断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联想集团如何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情况下跑赢大市?
面对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不止杨元庆一个人在谈论企业如何过冬。7月25日,腾讯(0700.HK)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腾讯应对冬天的办法。而7月23日,阿里巴巴(1688.HK)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发给内部员工的一封邮件中则称,“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
跑赢大市之考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两天前,根据《财富》杂志的最新排名,联想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对此,杨元庆有些高兴。在他看来,与此前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相比,联想集团有两个不一样:一是身处市场竞争十分充分的行业里;二是其高科技公司的身份。杨元庆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联想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具有一定的符号性意义。
在杨元庆看来,排在第499位的联想集团进入最新的500强排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这背后也代表着更重的业绩增长压力。
杨元庆说,每年进入世界500强的门槛都在提高,平均每年提高的幅度超过10%,联想集团要想保持或提升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就必须跑赢“大市”。
然而,现在的经济大环境却不利于联想集团跑赢“大市”。人民币汇率提升、CPI上涨、全球经济放缓、银根收紧……诸多因素使得联想集团要跑赢“大市”,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跑赢大市?杨元庆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显然不能忽视联想集团目前的业务状况。
联想集团自1984年创立时,全球PC产业刚刚起步,还是一个暴利的市场,代理一台PC能赚上万元。那时候,中国的生产能力极不充分,市场是一个“饥渴型”市场,是卖方市场。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联想集团快速成长,1997年成为中国知名,2000年成为亚太第一,2004年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成为进入世界前三。
而现在面临的市场环境恰好相反,“饥渴型”的市场环境不再,作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与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各大PC厂商竞争的前沿,PC产业由“暴利”走向薄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长起来一大批联想、海尔、华为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胜利,与全球制造向中国转移的大势有关。但随着人民币汇率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员工工资上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饥渴型的市场环境消失、全球制造向中国转移遭遇挑战这三个问题不仅是联想集团与杨元庆面临的问题,也是过去30年来成长起来的所有制造型企业正在面临的压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需要重新构造自己的竞争力。
杨元庆说,面对当下形势,静下心来做事情更加重要,要做长跑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