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奥杰龙科技全面导入商能MrCRM系统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对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这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前六个“一号文件”中是不曾有过的。
 
    农业信息化公认的首要难题是“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福建省三明市通过建立市、县、乡三级农业155网络,利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整合涉农资源无偿给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近日,本报记者奔赴闽北山区深入田间地头调查采访,从信息链的角度剖析了农业155解决“农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策略与经验。
 
    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星桥村坐落在闽北山区的一个山坳内,以种植烟草、香菇和水稻为主。星桥村原计划3月1日起移栽烟苗,即把烟苗从烟畦移栽到大田,2月28日傍晚星桥村村委会副主任、村农业155信息员、共产党员苏金武从农业155网上看到三明市农业局发布霜冻警报:3月4日到6日将有严重霜冻。为提醒村民暂缓移栽烟苗,苏金武当晚给村民挨家挨户打电话,从晚7点一直到第二天11点半,苏金武一口气打了120多个电话。3月4日,霜冻不期而至,与星桥村毗邻的增坊村160多亩烟苗全部被冻死,而星桥村除一户农民由于外出没有收到通知6亩烟苗冻死外,其余800多亩烟苗安然无恙。

信息化催生农业经纪人
 
    3月30日,记者前往星桥村采访时,苏金武正为无法在网上发香菇供应信息而苦恼。苏金武说:“近几天,香菇才五毛钱一斤,价格实在低的可怜,我想在网上发条供应信息,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总发送不成功。”不过,看到星桥村滞销的十几万斤雪柑一销而空,苏金武却兴奋无比。2月15日,苏金武在网上发了一条雪柑供应信息:“三明市星桥村有雪柑10万斤,价格面议,电话1311598××××。”大约10天后,一位江西客商的电话打到了苏金武的手机上,苏金武立刻把客商推荐给了雪柑业主。截止3月29日,星桥村滞销的10万斤雪柑销售一空。苏金武兴奋地说:“小六轮拉了十几趟呢!”
 
    据介绍,目前星桥村共有28台电脑,村民主要用来上网查找农业市场信息、浏览新闻等。只有苏金武会五笔打字,会上网发送供求信息,五六个人会用全拼打字,多数村民只会开机、点击连接然后上网,星桥村小学的一位教师是全村最懂电脑技术的人,也是全村的义务电脑维护工程师。
 
    在距离星桥村仅6公里的忠山村,村委会主任邓庆华不仅在网上发送农产品供求信息,还利用网络做起了蔬菜营销生意。忠山村有1700多人,以种植苦瓜、莴苣、水稻为主,早在2002年邓庆华就组织一部分村民成立了忠山蔬菜基地产销协会,负责蔬菜销售等。2003年10月,三元区农业局给中山村配置了电脑,联通了农业155网络,互联网立刻成了忠山蔬菜基地产销协会销售蔬菜的好帮手。邓庆华现在几乎天天泡在网上,白天在村委会上网,晚上回家上网,一个月仅上网费就200多元。他主要查找蔬菜市场信息、种植信息及浏览新闻等;若发现适合忠山村村民的农业信息,如苦瓜价格、苦瓜种植新技术等,就打印出来贴在村委会门口,供村民参考。
 
    2003年8月中旬,邓庆华往南昌市场发了四卡车苦瓜,车行驶到中途的时候,邓庆华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发现南昌市场的苦瓜价格下跌到2元/公斤,而武汉市场苦瓜价格则上升到3元/公斤,邓庆华当即打电话让汽车改道驶往武汉,这一趟他多赚了1万多元。到8月下旬,邓庆华综合网络上的苦瓜供求信息发现,苦瓜主销市场(包括杭州、南昌、武汉等)已经明显供大于求;为了提高苦瓜市场价格,忠山蔬菜基地产销协会从村民手中大量收购苦瓜后,只挑选上乘的苦瓜发往外地市场,其余的全部倒在河沟内。邓庆华说:“一年下来,协会亏了1万多元,但忠山村民的苦瓜多卖了50多万元。亏了一万元,我高兴!”陪同记者采访的三明市农业局纪检组长李祖辉感叹地说:“过去只听说资本家为了提高市场价格而倒掉牛奶、面包等,如今忠山村的农民也学会了倒掉过剩商品从而提高市场价格。”
 
    忠山村的庄继辉和庄继生等人则利用网络做起了农业经纪人的生意。通过在网上发送供应信息和寻找需求信息,庄继辉和庄继生把外地客商和忠山村附近的农民“拉”到一起,然后从外地客商和农民的交易中抽成。尽管农业155已经延伸到了三明市的千家万户,但像苏金武、邓庆华这样能从网络上自己查找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的农民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农民尤其不识字的农民还要依靠广大农技员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甚至需要农技员、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去年,泰宁县杉城镇邱洪村农民小黄在山坡上种了60多亩西瓜,8月初西瓜出现虫害,小黄多次用速灭杀丁、杀虫双等农药防治皆无效果,眼看着一棵棵西瓜被吃得千疮百孔,心急如焚。8月中旬,小黄跑到泰宁县农业155服务中心求助。治虫如救火,听完其陈述后泰宁县的几位植保专家立刻驱车奔赴现场,发现害虫主要潜食叶肉,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此害虫是泰宁县前所未曾发现过的,泰宁县的植保专家既不知道此虫叫什么更不知道怎么防治。
 
    情急之中,有人想到了刚安装不久的“E话通”。于是,植保专家立即带着西瓜被害样本和昆虫样本返回县城,再次拨通155服务热线,三明市的农业155植保专家通过“E话通”语音视频系统一眼就认出了这危害西瓜叶片的元凶,它的名字叫瓜绢螟,是一种抗药性极强的害虫。三明市的植保专家立刻开出了药方--用锐劲特喷雾防治。有了良方灵药,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小黄挽回了数万元损失。三明市农业155指挥协调中心张春良主任说,一套“E话通”语音视频系统投资不过一百多块钱,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很多病虫害的详细情况农民根本说不清,只好折一根病树枝或者摘几个病瓜果带到乡镇农业155服务站,通过“E话通”请市县的农业专家一看基本就明白怎么回事,避免了农民翻山越岭往县城跑。
 
    阳春三月,正是农耕时节,记者查阅了三元区农业155服务中心最近两周的记录,发现农民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今年种什么水稻好?”、“什么水稻产量高?”、“到哪里去买稻种?”、“哪里的化肥便宜?”等。不仅买种子化肥、防治病虫害的事情拨打农业155,遇到宅基地纠纷、道路塌陷、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等困难,农民也拨打969155。三明市农业局纪检组组长李祖辉说,很多农民只记住一个电话号码969155,只要遇到困难就拨969155。在一些县市农业155还与工商、市政、卫生、公安等20多个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如果农民遇到的困难已经超出了农业部门的权限,如宅基地纠纷等,农业155会立即把农民的困难移交给相关部门;如果相关部门拒不解决农民的困难,政府的机关效能办将出面对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改变了服务三农的传统模式
 
    福建省三明市是典型的红壤山区,汽车穿行在崇山峻岭间,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路边的山坡上几乎看不到裸露的红壤。1999年7月,三明市尤溪县农业局率先开通了“155”(谐音“要服务”,类似于各地的农技110)农家免费服务热线,农民通过这条热线,足不出门就可以得到各种农业科技、市场信息,满足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01年,三明市将农业155服务网络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市建立市、县、乡三级农业155服务网络,市农业局成立了农业155指挥协调中心,各县(市区)都在农业局设立了农业155服务中心,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农业155服务站,目前正在推广村级服务网点建设。据统计,自全市农业155开通至2004年底,共接待来电、来访等各种咨询30.4万人次,农技干部下乡现场指导7.7万人次,现场咨询23.5万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2765万元,新增经济效益6287万元。
 
    三明市农业局局长林少钦说,农业部门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市场经济时代农民需要的服务更加广泛,不再是单纯的种养技术,而是需要提供包括市场供求信息、农业政策咨询、农业技术指导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农业155改变了农业部门服务“三农”的传统模式,整合所有涉农部门的资源借助互联网、电话、视频系统等现代化手段无偿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过去,农民只能上门咨询而且还常常找不着农技站的门、见不着农技站的人,如今农民只要拨通969155,电话自动切换到本县市农业155服务服务中心,如果值班人员无力答复,电话再被转接到相关专家的办公室或者手机上,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农业信息服务,农民再也不用着看农业干部的脸色行事。农技专家不仅自带干粮下乡服务,还随时接受农民的电话咨询,而且是免费服务。三明市的一位领导下乡跟农民开玩笑说“要取消农业155服务”,农民连忙恳请千万别取消,“为农村服务的部门很多,哪个不收费,只有农业155免费服务。”更重要的是,农业155不仅调动农业部门的专家,还整合了涉农部门的专家资源,包括水利、林业、卫生防疫、环保、土地等,“打包”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