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隔靴搔痒 《网上交易指导意见》指导了谁?

    【IT168 专稿】近日,商务部发布《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以下简称《意见》)的公告。由于并未提出有建设性和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仅仅倡导网民提高网上安全交易的安全意识,《意见》这颗石子并未砸出太大的浪花。
  
    《意见》的开篇定下了调调——鼓励开展网上交易。然而如何鼓励?如何促进网上交易的健康发展?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意见》一概没有细说。《意见》成了一份开会报告,面面俱到,却大而空,言之无物,令人失落。
 
网上交易是支潜力股
 
    为什么商务部会发布这样一个空泛的公告呢?
 
    据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12月底,我国网上购物的市场总体用户数达到4310万人。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艾瑞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312亿元,网购用户4310万,预计到2010年,网上购物的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460亿元。同时根据今年1月17日CNNIC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已达1.11亿人,中国网上购物人数占上网人数的24.5%。
 
    仅从数据就可以证明,网上交易在中国是个潜力股,如果能正确引导,不远的某天必会出现井喷效益。既然是热点关注问题,相关部门怎能不理不问?因此《意见》的出台就顺理成章了。《意见》代表相关部门表了个态:一、表明国家监管部门很重视网上交易,二是国家监管部门也鼓励网上交易。
 
    但是,没有实质措施的《意见》仿佛仅仅成了“意见”,仿佛也在提示人们,新事物发展过程中允许出现一个或一些不良的小事件,诸如网上交易不安全等事,因此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有一批人或一代人付出一些代价;而付出代价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律,只能自我保护,或者自己出学费去学一些“防身术”。如此这般,那再出了问题就请不要埋怨相关部门了,因为相关部门已经提醒诸位了——网络有风险,交易需慎重。
0
相关文章